哪些行为属于预备犯罪?

最新修订 | 2024-08-19
浏览10w+
李阳律师
李阳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3050人
专家导读 准备工具及制造条件等行为属于预备犯罪。具体又包括如购买某种物品作为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所使用的工具;改装物品使之符合犯罪需要;租借、盗窃他人物品作为犯罪工具等情形。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哪些行为属于预备犯罪?

一、哪些行为属于预备犯罪?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施犯罪的情形。犯罪预备的行为包括:

1、准备工具:如购买某种物品作为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所使用的工具;改装物品使之符合犯罪需要;租借、盗窃他人物品作为犯罪工具等情形。

2、制造条件:如调查被害人活动情况;跟踪被害人行踪;出发前往犯罪地点或者守候被害人的到来;诱骗被害人到犯罪场所等。

二、对预备犯罪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三、预备犯罪的主观特征包括什么?

犯罪预备形态的主观特征也包括两个方面:

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可见,预备犯的主观方面既有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又具有进而着手实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图。但是后者尚未实际展开而只是在犯罪预备活动中间接地得到反映。

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着手实行行为前停止犯罪。这是犯罪预备与犯罪预备阶段中止的关键区别所在。所谓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碍行为人着手实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如果该因素不足以阻碍行为人继续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人也认识到这一点的(排除行为人存在认识错误而构成犯罪预备的情形),应认定为犯罪预备阶段中止。

综上所述,有些不法分子在预备犯罪的时候被公安机关抓获,这种属于犯罪未遂,一般会从轻处罚。从行为上看,调查被害人情况、准备犯罪工具、跟踪诱骗被害人等都是预备犯罪。虽然最终犯罪没有实施,但是预备犯罪也反映了不法分子主观恶意,应该受到惩罚。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7k字,预估阅读时间9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03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哪些行为属于预备犯罪?
一键咨询
  •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5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3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8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8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4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4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0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0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2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0****03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2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6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6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6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8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罪辩护·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南京156****913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77****256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35****849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犯罪预备属于犯罪行为吗
犯罪预备也算犯罪,在处罚的时候,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哪些行为属于预备犯罪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常见的预备行为有5种:准备工具;练习犯罪的手段,进行犯罪前的调查,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为了实施一种犯罪而组织犯罪集团。
4浏览 2025-01-20
属于犯罪预备行为
10w+浏览2024-11-28
哪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1、为犯罪准备工具:包括制造、改造、找寻、购买等多种方式,其目的是为犯罪准备最合手、适用的工具。2、为犯罪创造条件:指除为犯罪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全部准备活动。如踩点、跟踪、了解、掌握犯罪对象的活动规律,确定最佳地点和最佳时间,筹集资金、学习攀登、搏斗、诱骗等技巧,均属为犯罪创造条件。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犯罪预备属于犯罪吗
犯罪预备不属于犯罪:1、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特殊形态。2、犯罪预备是一种犯罪状态,如果行为人在犯罪预备阶段就停止了,无法继续开展犯罪行为的,犯罪就会处于预备阶段。犯罪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29浏览 2024-10-27
不属于犯罪预备行为
10w+浏览2024-03-03
哪些行为属于预备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或者制造条件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犯罪预备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1、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2、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预备犯是否属于犯罪
属于。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犯罪预备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已具备特定的犯罪构成,中国《刑法》规定原则上要作为犯罪处理。
17浏览 2025-01-19
哪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10w+浏览2023-09-16
那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1、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2、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3、除实施犯罪的障碍。4、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5、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6、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7、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的计划,等等。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预备犯罪属于犯罪吗
属于。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1浏览 2025-02-03
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有
10w+浏览2024-02-24
哪些属于犯罪预备行为?
1、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2、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3、除实施犯罪的障碍。4、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5、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6、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7、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的计划,等等。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犯罪预备属于什么犯
犯罪预备属于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
26浏览 2025-01-11
哪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10w+浏览2024-10-15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无罪辩护 > 哪些行为属于预备犯罪?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镇江178****5518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56****304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0****4359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