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协商求偿无果,可参考以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首先,可采取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投诉解决这一途径。投诉所具有的优势在于,一旦用人单位接收到来自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理通知,假若在无特殊缘由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能会因为受到劳动行政部门施加的压力而迅速支付
劳动者应得的薪资。如此一来,劳动者便有机会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投入来解决
工资欠发的问题。因此,在应对薪资
拖欠事宜上,此种方法通常被视为首选。其次,也可以
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支付令。
诉讼过程中,劳动者需向人
民法院
递交书面的诉状,并按照被告方人数要求提供相应份数的副本。若在撰写诉状方面存在实际困难,则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提
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记录在案,并发起
传唤对方
当事人的程序。在法律意义上,诉状需要详细记录下列各项内容:(1)原告的个人身份资料、性别、年龄、族群、职业、所在单位、居住地址、联系方式;以及法定
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个人身份及联络细节信息;(2)被告的个人
身份信息、所在单位、居住地址等相关讯息;以及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基本信息;(3)诉讼主要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4)相关证明材料及其来源,同时列示出
证人的相关资料和居住地址。针对
债权人请求
债务人交付金钱或有价值证券的情形,如符合下列两个条件,即:(1)债主与债务人之间没有其他与之关联的
债务纠纷;(2)支付令能直接送达至债务人,即可向有
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申请支付令的申请书必须明确载明请求的金额及依据事实、
证据的详情。《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
劳动报酬,或者拖欠
工伤医疗费、
经济补偿或者
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