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与
扶养这两个词语虽然都带有相同的“养”字,但是它们之间却存在着重大的区别。
首要的差异在于其所指向的不同对象,具体表现为:扶养这个词汇多用于描述夫妻双方、兄弟姐妹等具有同等身份地位的人之间在物质财物和日常生活方面的相互援助与支持;
而抚养则更多地用来表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对于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在养育、教育等各个层面的关怀与陪伴;
其次,从法律视角来看,扶养和抚养这两个词在概念上截然不同。
在广义上,扶养涵盖了法律所确认的特定亲属之间所产生的经济支援以及生活互助等权益义务关系,其中包括了长辈亲属对于晚辈亲属的“抚养”,平辈亲属之间的“扶养”及晚辈亲属对长辈亲属的“
赡养”这三种类型。
同时,在狭义角度上,扶养通常特指平辈亲属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依循法律而形成的经济供给以及生活扶持的
权利义务关系。
简而言之,抚养含有教养保护之意,而扶养则强调相互协助之含义,二者并非简单的包含关系,亦不能直接等同。
最后,抚养这一概念所标志的是长辈亲属对晚辈亲属的培育培养及其相关责任,这是父母与其子女之间的基本权利义务关系,其存在的基石乃是基于血缘亲情所构建的亲密联系。
这种关系不仅仅存在于生父母对婚生子女以及
非婚生子女之间,还遍布于
继父母对继子女之间,甚至养父母对养子女之间。
此外,有经济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已故长辈或无法自行提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仍负有抚养之责。《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
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
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
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
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综上所述,抚养和扶养在法律层面上还是有差别的,比如夫妻之间没有抚养的义务,但在婚姻关系
存续期间有抚养义务,但夫妻双方都对孩子有法定抚养义务。扶养跟赡养也有区别,因为
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但扶养人也可以是儿女以外的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