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企业对员工调整岗位及降低薪资,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是一种形式较为隐蔽的解雇方式。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是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
从法律层面来看,企业对员工进行岗位调整以及降低薪资,必须要具备充分的合理性和
合法性。
一般来说,应当遵循如下几个
基本原则:首先,企业对员工进行岗位调整以及降低薪资,应当是出于自身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其次,调整之后的岗位以及薪资水平并不能够给员工带来
侮辱性的影响,也不能带有惩罚性质;再次,调整之后的岗位以及薪资水平不能明显地降低员工的
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最后,企业对员工进行岗位调整以及降低薪资的决策过程必须符合相关
法规,例如需要经过与员工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或者依据其合法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
如果企业无法证明其对员工进行的岗位调整以及降低薪资的合法性,那么员工有权利予以拒绝。
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劳动
合同的解除,员工可以要求企业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或者
赔偿金。
然而,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双方所签署的
劳动合同内容、实际的工作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