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位未能发放
绩效工资的问题,根据现行法律
法规的规定,
劳动者通常有权向当地的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请求。
绩效工资作为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其发放标准以及条件通常由
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所规定。
因此,当这些约定遭到违反时,劳动者理应享有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力。
然而,在正式启动
仲裁程序之前,劳动者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劳动者需要搜集与案件有关的
证据材料,例如劳动合同、绩效考核制度、
工资单据、工作成果记录等等,以便能够有力地证明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未按约定发放绩效工资的行为,并且劳动者本人也满足获取绩效工资的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劳动仲裁具有时效性,即从劳动者知晓或者应该知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那一天开始算起,必须在一年之内提出仲裁请求。
因此,劳动者在决定采取行动之前,务必确保自身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便能够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