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欠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

#偷税漏税 最新修订 | 2025-02-02
1.2w浏览 3点赞
张国律师
张国律师在线
上海市海华永泰(沈阳)律.../主办律师
5.0分服务:6046人
咨询我
专业处理偷税漏税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偷税漏税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偷税漏税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专业处理偷税漏税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偷税漏税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偷税漏税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专业处理偷税漏税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偷税漏税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偷税漏税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律师解析
区别:主观要件不一样,欠税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超过征收法律法规规定或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纳税期限,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是故意行为漏税指无意发生的少缴税款行为是过失行为。偷税指故意的少缴或不缴税款的违法行为,是故意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字数较多,预估阅读时间较长
浏览全文

偷税漏税案件·推荐文章

泰州135****488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52****317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2****949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5****488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52****317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2****949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5****488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52****317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2****949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64人选择咨询律师
386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欠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
一键咨询
  • 143****18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8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7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0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2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5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5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8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8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8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7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0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2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5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5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8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7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6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8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5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7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6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6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1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0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0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7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8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7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1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2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3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7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7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7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0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5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8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1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3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0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2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6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6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0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1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6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6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8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2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4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7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4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8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3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7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6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2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7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6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8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5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7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6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6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1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0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0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7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8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7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1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2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3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7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7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7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0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5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8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1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3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0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2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6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6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0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1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6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6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8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2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4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7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4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8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3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7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6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2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156****360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6****209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6****838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56****360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6****209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6****838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56****360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6****209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6****838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偷税和漏税和逃税的区别有哪些
偷税和逃税是没有区别的,偷税就是逃税,偷税和漏税的区别在于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及法律后果都不一样,偷税主观方面是故意的,而漏税属于过失行为,偷税情节严重的会被判刑,如果是漏税,纳税义务人只需要补交税款和滞纳金,不会被判刑。
10w+浏览
税务类纠纷
逃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
定义不同: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骗税是指纳税人用假报出口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经过公开的合法的程序,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骗取减免税或者出口退税的行为。
1w浏览2024-10-06
偷税漏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1、罪与非罪的界限 区别二者的关键,在于情节是否严重。偷税而情节严重的,构成偷税罪;偷税而情节不严重的,属于一般偷税违法行为。 (1)构成偷税罪的法定数额情节。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 (2)构成偷税罪的法定其他情节。 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这是对屡教不改的偷税行为认定为偷税罪的量化标准。由于它不受数额标准的限制,因而是构成偷税罪的又一个的标准。 2、偷税与漏税的区别 偷税是行为人以偷逃国家税款为目的的故意行为,而漏税是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属于无意识而发生的过失行为。 造成漏税的原因一般有: (1)纳税义务人不了解或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因粗心大意、工作草率而错用税率、漏报应纳税目、少计应税数量、销售金额和经营利润等。 (2)税务机关因特殊情况和税务人员失职,没有及时将税种、税率的调整变化通知到纳税义务人,致使计税有误,造成税款漏征。 (3)纳税义务人没有详细报告其经营状况,而税务人员也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核,二者都没有完全履行法定义务,双方混合过错造成漏税。 漏税不是犯罪行为,对于漏税,税务机关可以在3年内追征。 3、偷税与节税的区别 节税与偷税有天壤之别,节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在税法和其他经济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其投资、经营、理财等活动的事先谋划,以达到税务负担最低化目的的一种行为,节税是行为人根据政府制定的法律设定方案进行择优选择,是合法行为。 4、偷税与避税的区别 所谓避税,是指采用非违法手段减轻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广义的逃税包括偷税与避税。偷税与避税虽然都是减少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避税是在纳税义务发生前采取各种合乎法律规定的方法,有意减轻或者免除税收负担的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符合立法意图的,如利用经济特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经济特区投资,有些则是钻税法不够完善的空子;偷税是发生纳税义务后,采用非法的手段减少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在任何情况下,偷税都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对于钻法律空子的避税,只能通过不断完善税收法律的方法来防止;对于偷税,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强打击是减少偷税犯罪的重要手段。
4.5w浏览
欠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是什么
欠税: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超过征收法律法规规定或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纳税期限,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漏税:无意发生的少缴税款行为。由于纳税人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者由于工作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漏缴或少缴税款的违章行为。偷税:故意的少缴或不缴税款的违法行为。
10w+浏览
税务类纠纷
欠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
区别:主观要件不一样,欠税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超过征收法律法规规定或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纳税期限,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是故意行为。漏税指无意发生的少缴税款行为是过失行为。偷税指故意的少缴或不缴税款的违法行为,是故意行为。
1w浏览2025-02-02
偷税漏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1、罪与非罪的界限 区别二者的关键,在于情节是否严重。偷税而情节严重的,构成偷税罪;偷税而情节不严重的,属于一般偷税违法行为。 (1)构成偷税罪的法定数额情节。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 (2)构成偷税罪的法定其他情节。 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这是对屡教不改的偷税行为认定为偷税罪的量化标准。由于它不受数额标准的限制,因而是构成偷税罪的又一个的标准。 2、偷税与漏税的区别 偷税是行为人以偷逃国家税款为目的的故意行为,而漏税是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属于无意识而发生的过失行为。 造成漏税的原因一般有: (1)纳税义务人不了解或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因粗心大意、工作草率而错用税率、漏报应纳税目、少计应税数量、销售金额和经营利润等。 (2)税务机关因特殊情况和税务人员失职,没有及时将税种、税率的调整变化通知到纳税义务人,致使计税有误,造成税款漏征。 (3)纳税义务人没有详细报告其经营状况,而税务人员也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核,二者都没有完全履行法定义务,双方混合过错造成漏税。 漏税不是犯罪行为,对于漏税,税务机关可以在3年内追征。 3、偷税与节税的区别 节税与偷税有天壤之别,节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在税法和其他经济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其投资、经营、理财等活动的事先谋划,以达到税务负担最低化目的的一种行为,节税是行为人根据政府制定的法律设定方案进行择优选择,是合法行为。 4、偷税与避税的区别 所谓避税,是指采用非违法手段减轻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广义的逃税包括偷税与避税。偷税与避税虽然都是减少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避税是在纳税义务发生前采取各种合乎法律规定的方法,有意减轻或者免除税收负担的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符合立法意图的,如利用经济特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经济特区投资,有些则是钻税法不够完善的空子;偷税是发生纳税义务后,采用非法的手段减少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在任何情况下,偷税都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对于钻法律空子的避税,只能通过不断完善税收法律的方法来防止;对于偷税,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强打击是减少偷税犯罪的重要手段。
4.5w浏览
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有哪些
最大的区别是:一个是违法的一个是不违法的。避税是指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一定的形式、方法和手段,规避、降低或延迟纳税义务的行为。客观原因是税法及其有关法律的不健全,不完善。偷税是指纳税人采用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手段。
10w+浏览
税务类纠纷
偷税漏税和合理避税的区别
偷税:故意的少缴或不缴税款的违法行为。漏税:无意发生的少缴税款行为。由于纳税人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者由于工作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漏缴或少缴税款的违章行为。避税的目的是通过避免缴税、少缴税和推迟缴税等方式将税收负担最小化。
1w浏览2025-01-24
偷税漏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1、罪与非罪的界限 区别二者的关键,在于情节是否严重。偷税而情节严重的,构成偷税罪;偷税而情节不严重的,属于一般偷税违法行为。 (1)构成偷税罪的法定数额情节。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 (2)构成偷税罪的法定其他情节。 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这是对屡教不改的偷税行为认定为偷税罪的量化标准。由于它不受数额标准的限制,因而是构成偷税罪的又一个的标准。 2、偷税与漏税的区别 偷税是行为人以偷逃国家税款为目的的故意行为,而漏税是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属于无意识而发生的过失行为。 造成漏税的原因一般有: (1)纳税义务人不了解或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因粗心大意、工作草率而错用税率、漏报应纳税目、少计应税数量、销售金额和经营利润等。 (2)税务机关因特殊情况和税务人员失职,没有及时将税种、税率的调整变化通知到纳税义务人,致使计税有误,造成税款漏征。 (3)纳税义务人没有详细报告其经营状况,而税务人员也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核,二者都没有完全履行法定义务,双方混合过错造成漏税。 漏税不是犯罪行为,对于漏税,税务机关可以在3年内追征。 3、偷税与节税的区别 节税与偷税有天壤之别,节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在税法和其他经济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其投资、经营、理财等活动的事先谋划,以达到税务负担最低化目的的一种行为,节税是行为人根据政府制定的法律设定方案进行择优选择,是合法行为。 4、偷税与避税的区别 所谓避税,是指采用非违法手段减轻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广义的逃税包括偷税与避税。偷税与避税虽然都是减少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避税是在纳税义务发生前采取各种合乎法律规定的方法,有意减轻或者免除税收负担的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符合立法意图的,如利用经济特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经济特区投资,有些则是钻税法不够完善的空子;偷税是发生纳税义务后,采用非法的手段减少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在任何情况下,偷税都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对于钻法律空子的避税,只能通过不断完善税收法律的方法来防止;对于偷税,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强打击是减少偷税犯罪的重要手段。
4.5w浏览
偷税漏税和合理避税的区别是什么?
偷税漏税和合理避税的区别是是否触及法律,避税是在不违反税法的情况下尽量少缴税,偷税是在违反税法的情况下采取种种手段少缴税。两者区别就在于避税不违法,偷税违法。偷税漏税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不论故意或无意的行为,做虚假财务报表,隐瞒利润,达到少缴和不交税款的目的。
10w+浏览
税务类纠纷
偷税漏税逃税的区别
在我国的税法中,“偷税”、“漏税”和“逃税”三个词汇都与违反税收规定有关,但它们的含义和程度有所不同。 1.偷税:这通常指的是故意隐瞒、虚报收入,或者编造、夸大支出,以此降低应纳税额的行为。 2.漏税:这通常指的是由于疏忽或无知,未能按照规定的方式或时间纳税的行为。 3.逃税:这是一种更严重的行为,通常指的是故意规避税收,包括偷税和转移财产等行为。
1w浏览2024-10-21
偷税漏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1、罪与非罪的界限 区别二者的关键,在于情节是否严重。偷税而情节严重的,构成偷税罪;偷税而情节不严重的,属于一般偷税违法行为。 (1)构成偷税罪的法定数额情节。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 (2)构成偷税罪的法定其他情节。 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这是对屡教不改的偷税行为认定为偷税罪的量化标准。由于它不受数额标准的限制,因而是构成偷税罪的又一个的标准。 2、偷税与漏税的区别 偷税是行为人以偷逃国家税款为目的的故意行为,而漏税是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属于无意识而发生的过失行为。 造成漏税的原因一般有: (1)纳税义务人不了解或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因粗心大意、工作草率而错用税率、漏报应纳税目、少计应税数量、销售金额和经营利润等。 (2)税务机关因特殊情况和税务人员失职,没有及时将税种、税率的调整变化通知到纳税义务人,致使计税有误,造成税款漏征。 (3)纳税义务人没有详细报告其经营状况,而税务人员也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核,二者都没有完全履行法定义务,双方混合过错造成漏税。 漏税不是犯罪行为,对于漏税,税务机关可以在3年内追征。 3、偷税与节税的区别 节税与偷税有天壤之别,节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在税法和其他经济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其投资、经营、理财等活动的事先谋划,以达到税务负担最低化目的的一种行为,节税是行为人根据政府制定的法律设定方案进行择优选择,是合法行为。 4、偷税与避税的区别 所谓避税,是指采用非违法手段减轻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广义的逃税包括偷税与避税。偷税与避税虽然都是减少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避税是在纳税义务发生前采取各种合乎法律规定的方法,有意减轻或者免除税收负担的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符合立法意图的,如利用经济特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经济特区投资,有些则是钻税法不够完善的空子;偷税是发生纳税义务后,采用非法的手段减少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在任何情况下,偷税都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对于钻法律空子的避税,只能通过不断完善税收法律的方法来防止;对于偷税,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强打击是减少偷税犯罪的重要手段。
4.5w浏览
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是什么?
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是:法律效应不同、目的不同、手段不同等,对于合理避税是通过合法的手段,对符合减税或者免税规定的情况进行处理,而偷税漏税则是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来躲避税费的情况。
10w+浏览
税务类纠纷
偷税漏税逃税的区别
在我国的税法中,“偷税”、“漏税”和“逃税”三个词汇都与违反税收规定有关,但它们的含义和程度有所不同。 1.偷税:这通常指的是故意隐瞒、虚报收入,或者编造、夸大支出,以此降低应纳税额的行为。 2.漏税:这通常指的是由于疏忽或无知,未能按照规定的方式或时间纳税的行为。 3.逃税:这是一种更严重的行为,通常指的是故意规避税收,包括偷税和转移财产等行为。
1w浏览2024-09-19
偷税漏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1、罪与非罪的界限 区别二者的关键,在于情节是否严重。偷税而情节严重的,构成偷税罪;偷税而情节不严重的,属于一般偷税违法行为。 (1)构成偷税罪的法定数额情节。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 (2)构成偷税罪的法定其他情节。 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这是对屡教不改的偷税行为认定为偷税罪的量化标准。由于它不受数额标准的限制,因而是构成偷税罪的又一个的标准。 2、偷税与漏税的区别 偷税是行为人以偷逃国家税款为目的的故意行为,而漏税是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属于无意识而发生的过失行为。 造成漏税的原因一般有: (1)纳税义务人不了解或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因粗心大意、工作草率而错用税率、漏报应纳税目、少计应税数量、销售金额和经营利润等。 (2)税务机关因特殊情况和税务人员失职,没有及时将税种、税率的调整变化通知到纳税义务人,致使计税有误,造成税款漏征。 (3)纳税义务人没有详细报告其经营状况,而税务人员也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核,二者都没有完全履行法定义务,双方混合过错造成漏税。 漏税不是犯罪行为,对于漏税,税务机关可以在3年内追征。 3、偷税与节税的区别 节税与偷税有天壤之别,节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在税法和其他经济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其投资、经营、理财等活动的事先谋划,以达到税务负担最低化目的的一种行为,节税是行为人根据政府制定的法律设定方案进行择优选择,是合法行为。 4、偷税与避税的区别 所谓避税,是指采用非违法手段减轻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广义的逃税包括偷税与避税。偷税与避税虽然都是减少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避税是在纳税义务发生前采取各种合乎法律规定的方法,有意减轻或者免除税收负担的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符合立法意图的,如利用经济特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经济特区投资,有些则是钻税法不够完善的空子;偷税是发生纳税义务后,采用非法的手段减少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在任何情况下,偷税都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对于钻法律空子的避税,只能通过不断完善税收法律的方法来防止;对于偷税,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强打击是减少偷税犯罪的重要手段。
4.5w浏览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盐城181****1744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35****459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0****5502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泰州135****596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0****7774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沭阳178****134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1****1744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35****459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0****5502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泰州135****596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0****7774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沭阳178****134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1****1744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35****459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0****5502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泰州135****596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0****7774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沭阳178****134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

请向右滑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