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

离婚后支付子女生活费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2-06-09 18:19:30
律师解答:
确定抚养费数额时,双方可先行协商,若能协商一致的,法院会按照双方协商的结果来确定。
如果双方就抚养费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法院会参考双方分居期间不与孩子共同生活的一方支付抚养费的数额,如果没有支付抚养费或者没有分居,那么则会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
一般来说,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
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并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从司法实践来看,在北京上海法院涉及抚养费的判决中75%以上的抚养费数额都低于每月2000元。
2016年,北京地区一审判决抚养费每月1500元左右最为常见。
一般来说,即使支付抚养费一方每月收入数万元,法院一般判决抚养费也仅为每月4000元,最高不会超过每月8000元。
例如著名演员张某的非婚生子索要巨额抚养费,法院最终也仅判决每月8000元。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通知第七条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77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离婚后支付子女生活费标准是什么
一键咨询
  • 174****04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7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7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3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3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2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5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1****28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8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3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2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6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1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8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7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1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4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1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7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2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3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7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4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8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2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3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6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1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1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3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0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2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1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0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3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2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0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5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2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6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7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8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1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6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8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0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7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7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5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1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离婚后支付子女生活费标准是什么
抚养费标准:1、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的实际需要。2、父母双方的经济收入能力。3、子女生活所在地的居民消费水平。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离婚后支付子女生活费的标准是什么
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是离婚时确定子女抚养的基本原则,也是处理离婚后子女抚养归属问题的出发点,只有在此前提下,再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10w+浏览
婚姻家庭
被抚养人生活费怎么支付
[律师回复] 1、被抚养人在18周岁以下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x(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x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x(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x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2、被抚养人在18-60周岁之间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x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x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x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x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3、被抚养人在60-74周岁之间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x[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x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x[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x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4、被抚养人在75周岁以上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x5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x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我姐姐在工厂里面工作,工厂里面的机器故障,我姐姐在检修的时候,工厂机器突然启动,将我姐姐的胳膊给压断了,工厂支付被扶养人生活费支付标准不一,怎么计算的
[律师回复] (1)不满18周岁的人员被抚养人生活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18-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如果受害人死亡的,不需要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2)18~60周岁被抚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生活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如果受害人死亡的,不需要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3)60~75周岁被抚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生活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20-(实际年龄-6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如果受害人死亡的,不需要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4)75周岁以上被抚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生活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5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如果受害人死亡的,不需要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5)被抚养人有数人时,赔偿义务承担的年赔偿总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
被抚养人生活费的支付
在实践中,抚养人生活费的支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支付;另一种是定期金支付。定期金赔偿就是判决明确定期金的给付时间、方式以及每期给付标准,被抚养人存活几年,就赔偿几年,这种做法对双方来说比较合理但是定期金赔偿对于受害人家属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最主要的一点是赔偿义务人是否一直有给付能力。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通常采用一次性赔偿。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77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成年学生子女是否可以要求父母支付生活费?
成年学生子女是可以要求父母支付生活费的,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抚养费请求权的主体为未成年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且子女成年后,不能对其未成年期间父母应承担的抚养费用进行追偿。
10w+浏览
婚姻家庭
离婚后孩子生活费怎么支付
[律师回复]
一、离婚后如何确定孩子的生活费如果父母离婚的,不与孩子生活的一方,是需要给予孩子抚养费的。父母离婚只是婚姻关系的结束,子女的抚养教育不因婚姻的结束受到影响。因此,即使是已经离婚了,父母也应该给孩子支付生活费,那么如何计算离婚生活费,孩子生活费需要多少在离婚案件中,人民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
1、子女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夫妻双方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二、孩子生活费的支付方式有哪些离婚后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可以由离婚的夫妻双方协议确定,协议不成的,由人民判决。子女抚育费可以采取以下的给付方式:
1、根据父母的职业情况,抚养费原则上应定期给付。有固定收入或虽无固定收入,但每月都有相当收入的父母一方,应按月给付孩子的抚养费;从事农业生产或收入较高的父母,也可以按季或年给付。
2、有的情况下,抚养费也可一次性给付。例如当事人有充分的经济能力,有条件一次性给付孩子抚养费的;除此之外对于涉外、涉华侨、涉港澳台同胞的离婚案件,子女抚育费一般都做一次性给付的处理,以免日后发生执行困难。
3、特殊情况下,当事人无法以现金支付抚养费,可以以物折抵。主要适用于没有经济收入的一方或下落不明的一方,按照确定的抚养费数额,用属于无经济收入一方或下落不明一方的财物,以相当的数额,折抵抚养费,交付抚养子女的一方。以上是实际中的几种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和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出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677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离婚时,孩子生活费怎么支付?
[律师回复]
一、离婚后如何确定孩子的生活费如果父母离婚的,不与孩子生活的一方,是需要给予孩子抚养费的。父母离婚只是婚姻关系的结束,子女的抚养教育不因婚姻的结束受到影响。因此,即使是已经离婚了,父母也应该给孩子支付生活费,那么如何计算离婚生活费,孩子生活费需要多少在离婚案件中,人民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
1、子女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夫妻双方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二、孩子生活费的支付方式有哪些离婚后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可以由离婚的夫妻双方协议确定,协议不成的,由人民判决。子女抚育费可以采取以下的给付方式:
1、根据父母的职业情况,抚养费原则上应定期给付。有固定收入或虽无固定收入,但每月都有相当收入的父母一方,应按月给付孩子的抚养费;从事农业生产或收入较高的父母,也可以按季或年给付。
2、有的情况下,抚养费也可一次性给付。例如当事人有充分的经济能力,有条件一次性给付孩子抚养费的;除此之外对于涉外、涉华侨、涉港澳台同胞的离婚案件,子女抚育费一般都做一次性给付的处理,以免日后发生执行困难。
3、特殊情况下,当事人无法以现金支付抚养费,可以以物折抵。主要适用于没有经济收入的一方或下落不明的一方,按照确定的抚养费数额,用属于无经济收入一方或下落不明一方的财物,以相当的数额,折抵抚养费,交付抚养子女的一方。以上是实际中的几种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和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出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能否诉请父母支付抚养费
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可以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原则上父母支付抚养费一直到子女满18周岁为止,可是,满18周岁的子女如果还在学校就读,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条件的话,父母在有给付能力的情况下,还是要支付必要的抚养费的。
10w+浏览
婚姻家庭
离婚时,如何给对方支付生活费,法院支持吗?
[律师回复] 一般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或者收入过高或过低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地的平均收入计算。
抚养费的给付办法,可依父母的职业情况而定,原则上应定期给付。
有给付抚养费义务的一方,在下列条件出现时,可以和另一方协商减免抚养费,协商不成,可以请求人民裁决。
(1)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失去经济来源,确有困难无力支付,且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确有抚养能力的;
(2)收入明显下降,暂时无力按原来的协议或者判决履行支付义务;
(3)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等,确无抚养能力的;
(4)确有困难无力支付,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再婚,其配偶愿意承担子女抚养费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
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给付能力的,应予支持。
(1)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
(2)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
(3)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
(4)其他正当理由如给付一方收入明显增加等。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677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77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怎样支付非婚生子女抚养费
1、父母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以上比例确定。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比例。抚养费的给付办法,可依父母的职业情况而定,原则上应定期给付。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您好,工伤期间工资照常发放还要给员工生活费吗?
[律师回复]
1、协商解决。
  
2、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单位所在区的劳动监察大队)。
  公司不按时支付员工工资的,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立即要求公司支付员工拖欠的工资以及按照拖欠工资的支付25%的经济补偿金。
  
3、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首先,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
其次,确认劳动关系后,可以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补发工资。第三,单位应当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否则应当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作为代通金。第四,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第五,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经济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建议及时搜集相关的证据,依法向当地的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履行上述的义务。
  
4、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目前,有的在校学生也会利用休息休假的时间做一些兼职,如果此时单位不发在校学生的兼职费,那么其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在校学生不具备劳动关系主体资格。而对于那些劳动者做兼职的,则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诉讼、提起劳动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99%用户选择)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4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