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名誉权的相关法条有哪些?

最新修订 | 2024-09-05
浏览10w+
刘斌律师
刘斌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3人
专家导读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ArticleTitle}
侵犯名誉权的相关法条有哪些?

侵犯名誉权的相关法条有哪些?

民法典》(起施行)

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九百九十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行为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第一千零二十六条  认定行为人是否尽到前条第二项规定的合理核实义务,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内容来源的可信度;

(二)对明显可能引发争议的内容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调查;

(三)内容的时限性;

(四)内容与公序良俗的关联性;

(五)受害人名誉受贬损的可能性;

(六)核实能力和核实成本。

第一千零二十七条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千零二十八条  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名誉权相关的法律条文,是任何民事主体在发现自己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之后可以寻求救济的方式。有名誉的主体,一旦名誉权受到侵害,此时若是能够拿到证明自己确实已经受到了侵害的证据,此时是可以提交诉状并标明自己想要获得经济赔偿的。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6k字,预估阅读时间9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04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侵犯名誉权的相关法条有哪些?
一键咨询
  • 146****23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4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6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7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0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8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4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7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3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4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6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7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0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8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4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7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3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2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2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1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5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4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6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3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2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2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1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5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4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6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名誉毁谤·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徐州134****104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0****290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1****123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4****104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0****290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1****123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4****104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0****290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1****123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侵犯隐私和侵犯名誉权的关系是什么
侵犯隐私和侵犯名誉权的关系是双方都对个人的隐私造成了侵犯,给个人从生活环境或者是精神上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导致公民不能享有隐私权,给当事人在生活上造成了干扰,当事人有权利要求进行赔偿。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名誉权侵权的相关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名誉权侵权的相关法律规定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之后必须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消除影响,此外还需要赔偿名誉权受损的主体一定数额的经济赔偿金。名誉权受损一般是被他人诽谤或者是侮辱,他人在提出名誉权受损的诉讼请求之后,侵权者需要立即的就停止侵权行为。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侵犯名誉权和名誉权的行为,名誉的侵犯行为有哪些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不管是姓名权还是名誉权,这都是我国法律重点保护的公民的人身权利之一,因此实践中要是自己的姓名权和名誉权被侵犯的话,可以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但在此之前必须要先了解侵犯姓名权和名誉权的行为都有哪些。<br/>一、侵犯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姓名权属于具体人格权,指自然人享有的决定、变更和使用其姓名的权利。姓名包括登记于户口簿的正式姓名,艺名、笔名等非正式姓名。现实生活中,侵犯姓名权的行为一般有以下几种,分别是:<br/>1、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br/>2、盗用他人姓名。盗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求不正当的利益。<br/>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盗用和冒用姓名的区别:盗用主要指盗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就是姓名者本人。如<br/>A盗用<br/>B的姓名,向<br/>C说自己是B的好友,骗取C的信任从而获得某种利益。冒用则是冒用某人姓名,自己扮演的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说自己就是B,进行欺骗从而获得某种利益。姓名权侵害主要表现在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如发现上述情形,权利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害等。<br/>二、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br/>1、侮辱行为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的表现形式有:<br/>(1)以口头语言或动作(非暴力)侮辱他人。<br/>(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br/>(3)以书面语言的形式侮辱他人。<br/>2、诽谤行为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故意”,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达到贬损他人名誉而仍然散布的行为;所谓“过失”,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假的,但因可以达到攻击目的而贬损他人名誉或因好奇而散布、传播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不是虚假的,散布这些事实涉及隐私,其目的是为了贬损其名誉的,亦可因泄漏个人隐私贬损他人名誉而承担侵权责任。诽谤的表现形式有:<br/>(1)语言诽谤。如通过口头语言将捏造的事实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br/>(2)文字、漫画诽谤。如通过撰写文章或绘制漫画,捏造事实并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br/>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新闻报道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不符的情形。如果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损,则应视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但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新闻报道存在一些差错也在所难免,故新闻报道中出现一般性的失实,可不作侵害名誉权处理。只有在新闻报道中严重失实并致他人名誉受损时,才视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br/>4、评论严重不当评论严重不当,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评论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情形。评论严重不当,且致他人名誉受损时,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基于言论自由的理念,对评论予以苛责也不合适。因此,如果评论仅仅是用语不当或遣词造句不确切,且无故意或过失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和用语时,不能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387浏览
追悼会名誉权侵权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在追悼会上侵犯逝者名誉权的相关规定是要停止这种侵害行为,对逝者的家属进行相应的赔偿,并且恢复逝者的名誉,最新民法通则明确规定,公民去世之后,其名誉权依然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近亲属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侵害法人名誉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侵害法人名誉权的相关法律规定侵权者必须要停止侵害行为的实施,并且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法人遭受了财产损失,故此实施名誉群侵权行为的主体,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此外,任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人,还必须采取公开道歉的方式,消除对法人名誉权损害的影响。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关于侵犯名誉权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关于侵犯名誉权的法律法规有民法通则,以及国家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等,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名誉权是不可侵犯的,在出现名誉权被侵犯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处理。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律图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侵犯名誉权的相关法条有哪些?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淮安134****1673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无锡134****544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6****3966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34****1673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无锡134****544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6****3966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34****1673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无锡134****544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6****3966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

请向右滑动验证
法律风险自测隐私保护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