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订认购书时需要注意的那些问题

最新修订 | 2024-08-26
浏览10w+
杜强吉律师
杜强吉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3964人
专家导读 1、规避受牵制条款。如果购房人自己想签订认购的话,则要避免认购书中的受牵制条款。2、购房者不要与开发商约定预付款或认购金予以“没收”、“不予退还”等条款。3、不使用模糊概念,在认购书对于价格条款的约定,不要使用“均价”,“优惠价”“折扣价”等。4、注意认购协议书中权利义务的对等性。
在签订认购书时需要注意的那些问题

1、规避受牵制条款。如果购房人自己想签订认购的话,则要避免认购书中的受牵制条款。前些年的认购书中往往有这样的条款:购房人在规定期限内未签订合同的,开发商所收定金不予退还。但不签合同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主要原因往往是在具体条款上达不成协议。这种情况不能完全将过错就归结于购房人。但因为该条款的存在,开发商往往以此威胁购房人。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必须签订认购书的话,应当避免该条款的出现。建议购房人要求签订认购书示范文本,该文本充分保护了购房人的利益。

2、购房者不要与开发商约定预付款或认购金予以“没收”、“不予退还”等条款,这种条款实际上针对购房者单方违约的违约金条款,开发商这里有个圈套,购房者只要没有与开发商签订正式买卖合同,不论什么原因都算购房者违约,开发商就要没收认购金,不予退还;

3、不使用模糊概念,在认购书对于价格条款的约定,不要使用“均价”,“优惠价”“折扣价”等,而要准确到单价的具体数额;

3、开发商答应为购房者保留价格或房号的,要将保留承诺写进认购书,如此价格保留10天,此房号保留10天。此时还要注意,这种保留是开发商的单方承诺,如果开发商没有兑现承诺应该承担违约责任,不要把这种保留签订成购房者在10天之内必须购买的义务;

4、注意认购协议书中权利义务的对等性。合同中体现的基本原则就是自愿平等,换个角度说,即各方当事人应当在认购协议中规定必要的义务,双方的义务都是围绕合同目的的实现而确立的,任何一方的义务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目前多数的认购书都是开发商提供格式合同,对购房者的限制较多,而开发商基本不承担责任。为了避免一方责任倾斜,在签订协议时要注意加上限制开发商行为的条款。

5、在签订《认购协议书》时,购房者应对开发商提供的格式条款进行认真审查,适当补充完善,将定金的约定范围加以调整,从根本上将《认购协议书》与房屋买卖合同区别开,使之独立。这样才能真正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在购房的时候,不是必须要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认购书。因为这不是法定程序,只是一种行业惯例。所以,如果双方协商达成一致,也可以不用先签订商品房认购书的。当然,签订的认购书也会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为避免认购书损害到自身利益,在签订的时候一定要先做审查才行。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3k字,预估阅读时间8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26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在签订认购书时需要注意的那些问题
一键咨询
  • 132****56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1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2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0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2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1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4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3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2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2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2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8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1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4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0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房屋买卖·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南通177****493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81****373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77****779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签订购房合同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一定要选择口碑好,实力雄厚的开发商。第二,要注意区分“定金”和“订金”的区别。第三,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第四,明确基础设施是否入住就能使用。
5.8w浏览
签订购房合同要关注哪些问题
签订购房合同要关注的问题:产权证要齐全。签合同时要写明交房日期、通水、通电、通气等条件,要明确双方违约责任。延期交房。公摊面积。面积确认和差异的确定。付款方式与期限。卖售人预期付款的违约责任。房屋的交接。
45浏览 2024-10-13
购房认购合同签订要注意哪些问题?
[律师回复] 签订购房人认购书最大的风险就是定金问题。与开发商签订了认购书时,要警惕开发商在收据上注有“定金”两字。定金指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合同履行,由一方当事人预先向对方交纳一定数额的钱款。定金有双重性质。 首先,可作为合同的担保,以保证合同履行。 其次,可以起到合同成立的证明作用。此外,定金作为一把双刃剑,还具有惩罚性。因此提醒购房者谨慎交纳定金。另外,有些开发商约定的是订金,订金不是一个规范的概念,在法律上仅具有预付款的性质,是预付款的一部分,是当事人的一种支付手段,不具有担保性质。合同履行的“订金”只能抵充房款,不履行也只能如数返还。如果是订金,就要小心开发商违约一房二卖的情况了。二、怎样签订购房认购合同,注意什么在与开发商签订认购合同时,专家提请购房者注意: (一)使用《商品房认购书》示范文本。目前售楼方和开发商方面处于强势地位,在认购书中常设置一些有利于售楼方的条款,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会吃亏。因此,购房者最好提前准备,使用规范的文本。 (二)最好把销售人员的承诺书面化,以防日后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 (三)认购合同中的内容一定要看清楚,特别是价格、户型、面积、地理位置、违约责任,有不同意见应当即提出并修改。 (四).约定《商品房认购书》“退出”条款。由于签订商品房认购书时,楼盘的一些细节尚未明确,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很多条款都没有明确,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都可能导致难以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例如申请贷款不被批准等,因此必须约定“退出”条款,以保证在消费者没有过错的时候能够随时“退出”。综合上面所提到的风险和注意事项,要提醒购房者在签订认购书时应当慎重行事。最好请个陪同看房,以便及时对认购书及其他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把关。如果真的看中了房子,可以直接签订购房合同的尽量就不要签订认购合同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408浏览
合同订立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0w+浏览2023-09-02
签订认购书要注意哪些问题
签订认购书时要注意下面的这些事项:1、明确认购协议书的法律效力2、审查开发商是否具备商品房销售条件3、明确协议条款认购书要产生合同效力,首先应当符合民法典的要求,内容应当清晰、明确。
10w+浏览
房产纠纷
签订购房合同要关注什么问题
签订购房合同要关注的问题:产权证要齐全。签合同时要写明交房日期、通水、通电、通气等条件,要明确双方违约责任。延期交房。公摊面积。面积确认和差异的确定。付款方式与期限。卖售人预期付款的违约责任。房屋的交接。
34浏览 2024-09-17
签订认购书时,购房者应注意哪些问题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注意事项太多,先给你几项,有问题欢迎随时提问。请看以下基本内容。<br/>1、《选房应考虑的主要因素》<br/>(<br/>1)要看房屋的自然条件、人口条件、文化条件。具体而言主要是指:<br/>①城市上风上水。城市中心区的上风上水方向,城市主要工业区的上风上水方向。<br/>②交通便捷。使用常用的交通工具,从居住地到工作地点或常去的地方不超过可接受的时间并且有时间保障。<br/>③城市化水平高。居住地各种市政设施齐全,一般位于城市主次干道附近。房屋的区位、繁华度、公共设施配套等。<br/>④生活便利。步行10分种左右即可到达各类商业服务网点,能满足日常生活物品的采购及其他服务需求。<br/>(<br/>2)要看住宅环境。住宅环境包括日照、通风、噪音控制、私密性、绿化、道路等。具体来说,是指自然、人文景观优雅的程度,空气清新状况,有无早晚休闲运动、周末娱乐的场所,社会风气、治安状况等。<br/>(<br/>3)看住宅的健康与安全性。要求住宅的健康程度高,能满足生理需要和社会需求,能防止事故,远离污染源、传染病医院等。<br/>(<br/>4)看开发商资信调查、房屋合法性调查。<br/>(<br/>5)看房屋的品质状况。主要看房屋的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价格因素等。<br/>(<br/>6)看其他隐蔽工程、公共设施工程、建材品质、售后服务承诺等。总之,对所购的房屋进行多次深入调查,根本目的是为了安全和舒心。观察房子的时间也需要巧妙合理的安排。如,白天去便于了解房子区位、环境、健康与安全性、房屋品质、开发商资信;晚上去便于体验与了解居住区人口素质与构成;雨天去便于了解房屋有无漏水、楼宇排污系统工作的能力、路面积水情况;假日去便于工作于体验购物、交通的便利度。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在看房时,不要受销售人员介绍的影响,要多比较、仔细看,以免后悔。若由中介公司代售,须把单价、总价、平方米数、授权范围、代售期等了解清楚后再拍板,绝不能草率行事。<br/>2、如何选择开发商。(<br/>1)搞清开发商的资质。国家对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的专营企业,明确要按规定申请资质等级。以开发项目为对象,从事单项房地产开发经营的项目公司不写着资质等级,但必须有项目一次性《资质证书》。对不具备资质的开发商建设销售的房屋,不能作为商品房来交易。因此,百姓选房时,应要求开发商出示《资质证书》。考察《资质证书》时要鉴别:<br/>①项目型公司。若《资质证书》标明开发商只具有对某一特定项目的开发资格,并标明开发期限,对此可能产生的售后风险,购房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项目型公司,在开发销售完毕一段时间后往往就不存在了,购房者在以后使用过程中,若发生诸如房屋质量的问题,往往找不到投诉对象,引起不必要的纠纷。<br/>②《资质证书》上标明的等级。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开发企业的资质自高至低分为一至五级。资质的高低表明了开发商在资金规模、技术力量、开发业绩和信誉度方面的实力。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开发商所开发的商品房,在性能、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的水平。<br/>③《资质证书》的合法性和时效性。《资质证书》一般情况下每年审核一次,购房者应留意开发商是否以旧充新。(<br/>2)了解开发商的实力。开发商的实力是保证项目正常进行的最关键因素。有实力的开发商自有资金充足,一般可以保证材料的及时供给和施工的正常进行,避免工期延误等状况的发生。从以下几方面,可以了解开发商的实力:①市场占有率。了解开发商所主持的项目总开发量和开工量。同期开工项目较多的开发商,一般来讲具有一定的实力。没有金刚钻,谁敢揽瓷器活但是已知革开发商本身实力并不雄厚,却主持了过多的项目,就要慎重考虑。②工程工期和进度情况。建设工期过长是开发商缺少资金保障的表现之一。③银行贷款的发放情况。中国人民银行“121”决议的出台,对开发商自有资金量有一定的限制,对开发商的资质进行了更严格的审核。<br/>④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年报、股票汇走势等。良好的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有较为充实的运转资金。(<br/>3)了解开发商的信誉信誉是保证期房承诺兑现的根本,随着房地产行业品牌销售的临近,寻求长远发展的开发商必定要顾及企业形象,打造品牌。如果开发商将每一个项目的成败当作是影响企业形象化的关键,那么他们对信誉的重视程度就高,选择这样的开发商,出现质量问题可能性也比较小。即便出现了问题,获得妥善解决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从以下几方面,可以了解到开发商的信誉:①“翻旧账”。从开发商以往的作品当中,可以容易地看出其对信誉的重视度。楼盘是否都能按时交工楼盘品质如何楼盘是否发生过严重的纠纷都是需要你认真了解的情况。②登录当地的以房地产为主要内容的网站中的“业主”。从这些中,你会了解到已经购买了你选择的楼盘的购房人对楼盘及开发商的种种评价。(<br/>4)考察销售的资质。商品房的销售分为开发商自行销售和委托物业代理两种。由于委托物业代理要支付相当于售价1%-3%的拥金,所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开发商愿意自行销售:①大型房地产开发商有自己专门的营销队伍和销售网络;②房地产市场高涨,市场供应短缺,所开发的项目受到使用者和投资人士的欢迎;③开发商所开发的项目已较为明确的,甚至是固定的销售对象。如果是开发商所属的营销部门售房,则要查实其能否及时提供购房者所需资料,并要查看其与开发商的从属关系。对于各物业代理,则要查看其是否有开发商的委托代理书,是合代理还是独家代理代理权限、时间期限等有哪些规定审查这些资格文件的目的,是要弄清开发商授予物业代理哪些权利,哪些问题仍由开发商负责,代理商是否有合法售房的权利,开发商是否认可物业代理的销售行为,并是否承担物业代理相应的责任。物业代理有全权代理和一般代理的区别。全权代理是开发商只委托一家代理,并要求代理方对委托事项承担责任;一般代理是开发商委托一定或几家代理,但不一定要求代理方对委托事项承担责任。在涉及商品房定价、房号选择、签订《认购书》或《商品房购销合同》等重要问题时,如由物业代理代办,购房者一定要核实开发商对物业代理的授权委手书,以及约定物业代理能承担和应承担的各项责任。<br/>3、如何识别“假热销”(<br/>1)认购时间看长短。大部分楼盘上市之前都有一个内部认购阶段。所谓内部认购,是指期房项目在尚未获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先行对楼盘进行购买资格的认证,这种认证的方式同经济适用住房的“倒号”类似,虽然曾被主管机关明令禁止,但至今仍十分流行。从内部认购判断楼盘是否热销是较可靠的方式。买房人可以根据内部认购时间长短和认购期所结识的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楼盘项目的内部认购时间越短,造“假热销”的可能越大。从2004年各地市场的情况来看,上市楼盘内部认购的时间有逐渐缩短之热,三天、两天,个别项目甚至只有一天。如果一个新楼盘经过较长时间的内部认购,就会有相对较多数量的客户积累。这种情况下,想买房的人可以通过搜弧焦点网的网上“社区准业主”了解项目的详细情况,特别是其他准客户对楼盘的评价反映,从中即可了解到大部分买家对该楼盘的举程度。对于内部认购时间较短的楼盘来说,判断是否热销是门很深的学问,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内部认购时间越短的楼盘,排队的人越多,楼盘好像更热销。这其中多数有诈。除非性价比极突出,或位置的独特性极具吸引力,否则排队者中一定有相当部分是“托儿”。(<br/>2)莫中“雇托炒房”计。“雇托炒楼”现象绝非偶然。从早期外销房,到之后的一些高档住宅以及近期的小户型楼盘,炒房已是再普遍不过的现象。开发商在内部认购或者是销售阶段,先期给予“托儿”们认购权,而后迫使真正的买房人花更高的价钱从“托儿”的手中买回认购权或房屋,而价格高出的部分将由开发商和托儿们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成。实质上,“雇托炒楼”同样是营造稀缺房源现象的一种手段,只不过其目的不仅在于营造一个热销的假象,更要制造出“楼盘遭到抢购”的书面,这不仅有利于开发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且还会给买房人造成相当程度的心理压力,使其作出非理性的判断和购买决策,从而使开发商有机可乘。当你发现你来得很早,而“房号”定是这样的:售楼人员会告诉你,你想的户型或者朝向的房子已经被别人认购了,不过如果你真的想要的话,还有商量的余地,当然一定是要付出更高的价格。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冷静,建议你千万不要草率作出决断。
309浏览
合同订立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9.6w浏览2023-09-13
签订购房合同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一定要选择口碑好,实力雄厚的开发商。第二,要注意区分“定金”和“订金”的区别。定金是指在合同订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钱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俗称保证金。第三,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
10w+浏览
签订认购书前注意问题有哪些
签订认购书前注意的问题如下:1、签认购书前先查询个人信用报告;2、购房者在决定交定金之前就需查询个人信用情况,看看是否存在不良信用记录或能否顺利贷款。
16浏览 2025-01-26
合同订立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9.5w浏览2023-09-11
签订购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确认出卖人信息。确认房屋用地类型。明确公摊面积。核对房屋的坐落位置、小区的平面图、标明楼号并盖章确认。明确各项违约金数额。
10w+浏览
签订购房合同要注意哪些问题
签订购房合同要注意的问题有:一、明确约定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二、明确约定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三、明确约定公摊建筑面积;四、明确约定房产证的办理期限;五、明确约定房屋质量;六、有关物业方面的约定;七、规划设计变更的约定。
10浏览 2025-01-02
你好我和我朋友签订合同,但是不知道法律有那些规定 请问订购合同担保有那些法律规定 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律师回复] 你想确认的“作为担保条款,合同中关于担保的那简单的一句话可以作为法律依据吗”我已经清楚的回答了,可以作为将来确定你们责任分担的一个依据,但这不是“法律”依据,这只是你们合同中的约定条款,在合同中实行意思自治原则,大多数情况下合同双方当事人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的才从法律规定,你们之间的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约定有效,可以做为将来处理纠纷的一个依据,但这个依据是约定依据、不是“法律”依据。<br/>(2)“个人认为条款过于笼统,没有说明细节”:条款约定不明确、不具体,并不会导致不约定无效,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约定不明的双方再协商补充,协商不成时依据行业惯例确定,协商不成、也找不到行业惯例时,才视为无约定。<br/>2、“加入产品出现问题造成买受人损失,如果你懂法,并且你是法官,你该怎么判决?法律依据是什么?”:<br/>(1)肯定不是“加入”,应是“假如”。<br/>(2)法官怎么判没人能确定,因为即使是相同的案例,不同的法官由于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判决。能在这里说的,只能是依据法律规定的理解。<br/>(3)而且,法官怎么判,还要看受害人怎么告:我国民事法律中有“不告不理”的原则,就是法官只审理原告诉讼请求中的事项。<br/>(4)假如产品出现问题造成买受人损失:法官不会完全看你们之间的约定,如果原告有证据证明确实是你们厂的产品出了问题,一般会确实由企业赔偿(如果原告只告了销售商,就会判决让销售商赔偿,销售商赔偿后再告你们的,才会根据你们之间的约定、法律规定、企业和举证情况来确定是否企业赔偿);如果企业认为自己不应赔偿,可以拿出证据证明企业有《产品质量法》第41条规定的3种情形或是证明销售商因过错造成了产品缺陷,如果没有以上证据:肯定由企业赔偿;如果有以上证据,虽然有那个约定,企业也不应赔偿。<br/>1、“假如我们的产品真的出问题了,企业要给他吗?是否合理?法律会依据合同这一个条款赋予他这个权利吗?他这句话具有法律效力吗?”:<br/>(1)假如真的是你们的产品出问题了:企业必须赔偿损失,这是肯定的。而且不管有没有这条约定,法院都会判决由你们企业负责最终的赔偿责任(虽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销售商__也就是购买你们产品的买受人可能要先赔偿受害人,但销售商在赔偿后,可以向企业追偿的;如果买受人是消费者,那么,买受人完全可以向企业索赔。<br/>(2)这条约定:符合法律规定,不仅合“理”,而且合法。<br/>(3)他这句话与法律规定相符,有法律效力。<br/>(3)“法律会依据这一条款赋予他这权利”:这话有些颠倒,不是法律依据你们的约定赋予他权利,而是他根据法律规定在合同中维护、行使自己的权利。<br/>2、“假如真拿企业全部资产担保,是不是必须要另立担保合同才有效,并且要到有关登记部门登记?”:<br/>(1)担保有物保、有人保,人保即指保证,你们现在是约定在企业的财产做担保,也就是物保,物保有两种方式,即抵押、质押(当然,还有权利质押)、留置、定金等。<br/>如果是抵押:不动产抵押如企业的厂房、车辆等要求登记后才生效;其他财产的抵押如设备、账户资产等不以登记生效、但以登记为对抗要件;<br/>如果是质押,需要转移物的占有。<br/>你们的情况,不可能是质押(因为没有约定转移财产的占有)、也不会是留置或定金,唯一有可能的是抵押,但抵押不登记能保证抵押权生效的,可能只有企业的动产<br/>(2)虽然抵押可能因为未登记而不能行使抵押权:但你们企业免除不了赔偿,即使这担保条款无效,买受人也可以依据《产品质量法》或《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向企业索赔的。<br/>3、这一条款约定有不合理之处,即:<br/>(1)对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造成损失的,如果这问题是因为销售者的原因造成的:企业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而应由销售者承担赔偿责任,比如:产品因为销售者在从企业购买产品后的运输、装卸、库存过程中方法不当而使产品有了缺陷、从而导致买受人损害的,就只能由销售者(此合同中的买受者)承担赔偿责任。<br/>(2)企业对于自己产品有缺陷时造成买受人损害的,也有可以不赔偿的情形,即“未将产品投入流通、或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时,企业不负责赔偿。<br/>在此条款中没有约定企业责任的除外情形,不管什么情况都由企业负责赔偿,是不公平的。<br/>4、附:相关法律依据<br/>(1)《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一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以下简称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br/>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br/>(一)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br/>(二)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br/>(三)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br/>(2)第四十二条 :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br/>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br/>(3)第四十三条: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br/>(4)第四十四条: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br/>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br/>(5)第四十五条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br/>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br/>(6)第四十六条 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473浏览
签订劳动合同注意那些问题
10w+浏览2024-11-25
签订购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关于贷款不成的约定,开发商要如数退还购房者所缴纳的定金和其他款项。如果购房合同中无约定,购房者个人不仅定金要不回来,可能还要承担违约责任。2、明确相关费用由谁出3、注明计价方式与房款4、广告内容写入补充条款5、注意房屋质量问题。
10w+浏览
签订购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签订购房合同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房屋基本信息是否与认购书中一致;2、付款方式以及如果没有依约付款的责任怎样承担等问题;3、看清约定的违约金是如何表达的;4、房屋交付使用的期限问题,一定要明确具体;5、产权登记的期限;6、看清楚争议解决的方式。
69浏览 2025-02-01
签订订购合同要注意哪些问题
10w+浏览2023-09-20
律图 > 法律知识 > 房产纠纷 > 房屋买卖 > 在签订认购书时需要注意的那些问题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南通135****4782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南京178****204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8****7877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