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地20年使用权归谁?

最新修订 | 2024-08-18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开荒地20年使用权归开荒者,但对于土地所有权仍然是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开荒者个人不能享受所有权,但可以享受土地的使用权,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土地管理部门。
开荒地20年使用权归谁?

一、开荒地20年使用权归谁?

归开荒者使用,但不具备所有权,根据《国家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第17条规定: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或者渔业生产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确定给开发单位或者个人长期使用,使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0年。

二、有关法律依据

1、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zhi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所以说开荒的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或者农民集体所有。

2、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3、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条规定 开发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确定给开发单位或者个人长期使用。所以说开荒的土地的土地使用权的确定要看是否经过批准、登记。

4、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规定: 禁止单位和个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垦区内从事土地开发活动。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开垦区内,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如果未经批准开恳,是违法的。

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荒地在被开发后,可以依据上述法律规定的情况来确权,对于土地使用权的确权也需要基于实际情况而定,特别是对于相关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和认定上,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办理。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1.6k字,预估阅读时间6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90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开荒地20年使用权归谁?
一键咨询
  •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4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4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2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2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3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5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6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0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6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7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3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5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2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0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5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土地承包·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宿迁180****249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4****399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88****905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开荒土地使用权归谁使用?
在农村,土地是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个人无法土地的所有权,所以如果农民个户开垦了荒地,还要看其行为是否经过批准,若已经批准,一般集体会以发包的形式,优先发包给开垦人,并且开垦人支付一定的费用。
10w+浏览
征地拆迁
开荒土地使用权归谁
10w+浏览2024-10-02
一般开垦荒地使用权归谁?
开垦荒地使用权归开垦者所有,在开垦后也同时获得了荒地的承包权、经营权,然后也像其他类型的土地一样,可以在一定年限内获得土地的使用权,此种类型的土地最长的使用期限是50年。
10w+浏览
征地拆迁
开荒土地使用权归谁使用
10w+浏览2023-09-16
开荒土地使用法规定开荒的土地使用权归谁所有
开荒土地使用法规定开荒的土地使用权归开荒者所有,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差距较大,无论是贫富还是土地的使用率,在城市一般都存在用地不够的情况,而在农村,还有很多荒废的土地没有开垦。有些农民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将一些荒山开垦出来供自己生产作物等。
10w+浏览
征地拆迁
开荒土地使用权归谁使用?
10w+浏览2024-02-26
开荒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谁
农民自主开辟的未开发土地,使用权归个人,但所有权属国家及社会团体。政策支持下,使用权可短暂转移至开荒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规定,土地须经政府批准才能赋予长期使用权,连续使用20年以上可视为现使用者拥有所有权。
10w+浏览
征地拆迁
荒山挖来住了20年,所有权归谁。
[律师回复] 留置物所有权是归债务人的,如果留置权人要行使留置权的话,需要将标的物进行拍卖,然后折价实现自己的债权,剩余的财产需要返还给债务人。<br/>我国法律规定可以行使留置权的合同包括货物运输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加工承揽合同、拖航合同、行纪合同等6种。这些合同的标的均为履行一定劳务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由当事人一方按合同的约定付出一定的劳务,而由对方支付相应的报酬。<br/>这些合同均涉及货物的交付和返还,但货物的交付和返还依据的不是物权证明书而是合同。而且确定这几种合同中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惟一依据就是合同。只有合同当事人才有权请求返还货物。不是合同当事人,在未经合同当事人协商允许的情况下,即使支付了劳务费用也不能将货物提取走。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合同无论是在订立还是在履行过程中,均不涉及货物所有权问题。<br/>因此,对方当事人行使抗辩权对债权人的留置权抗辩时,就只能依据相应的合同法律而不能依据物权法。因为,债权人依据合同对该物付出了劳务,使货物发生位移或升值并产生劳务费用和其他费用,请求返还该货物只能依据合同并支付上述费用。不依据合同也不支付上述费用却以所有权进行抗辩,在法理上是讲不通的。留置权赖以存在的基础不是对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而是留置物与债权人的债权之间存在着牵连关系。这种牵连关系不会因留置物所有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以所有权来对抗基于合同关系产生的债权行使留置权的,不能不说是对留置权的认识陷入了误区。<br/>为了充分发挥留置权制度在民事法律制度中的作用,去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一百零八条将民法的善意取得引入到留置权制度中来。目的在于扩大留置物的范围。该条规定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交付的动产时,不知债务人无处分该动产的权利,债权人可以按照担保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行使留置权。<br/>笔者赞同将民事法律制度中的善意取得引入到留置权制度中来,但笔者对该条款的这种表述方法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持怀疑态度,就留置物的范围而言,民法通则规定为“对方的财产”,担保法规定为“债务人的动产”,合同法规定为“相应的运输货物”,针对上述法律规定的不统一性,几年来,人们对可留置物的范围争论不休,却忽略了所有权与留置权之间的关系。《解释》未能从这场争论中跳出来,使其无法从一个更高的高度看清这场争论的本质。相反,却要求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交付的动产时,不知道债务人无处分该动产的权利时才可以行使留置权。毫无疑问,当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交付的动产时,如果债权人知道债务人无处分该动产的权利的就不可以行使留置权。然而,我国目前法律规定可以行使留置权的债权仅限于少数几个合同产生的债权,这些合同的债权人依据合同占有债务人交付的动产时,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债务人无处分该动产的权利,如果按照《解释》的规定去执行,那么不知道的可以行使留置权,知道的就不可以行使留置权。笔者认为,这不是留置物范围的扩大,而是留置物范围的缩小。
334浏览
我有块土地开荒20多年了,应该使用权归谁
10w+浏览2024-02-27
开荒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谁
农民自主开辟的未开发土地,使用权归个人,但所有权属国家及社会团体。政策支持下,使用权可短暂转移至开荒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规定,土地须经政府批准才能赋予长期使用权,连续使用20年以上可视为现使用者拥有所有权。
10w+浏览
征地拆迁
集体土地开荒20年后归谁承包
10w+浏览2024-10-25
律图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承包 > 开荒地20年使用权归谁?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南通177****9980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80****940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78****9830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