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权的主体包括国家么

最新修订 | 2024-09-06
浏览10w+
刘斌律师
刘斌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3人
专家导读 名誉权的主体是不包含国家在内的,因为名誉权主要是为了保护公民和法人在民事活动当中的民事权益,而国家既不属于公民也不属于法人,因此是不受到名誉权的保护的。相对应的国家机关受到人民的监督。
{ArticleTitle}

一、名誉权的主体包括国家么

不包括,

国家机关没有名誉权。名誉权是保护公民、法人在民事活动中的民事权益,而县 委、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不是民事活动,是党 务和政务活动,因此,不受民法上的名誉权保护。其背后的道理在于,在法制社会里,批评政府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和神圣义务。只有让人民毫无顾忌地批评政府,才可能将政府牢牢地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使人民的政府真正成为为人民的政府。

由于人民对政府的信息掌握不可能完整无缺,由于人民对政府的指责不可能完全客观公正,因此,法律必须容忍人民对政府错误的、不公正的批评。如果法律对人民进行苛求,如果一旦人民的指控出现事实错误和判断错误,就要被追究民事责任,人民将噤若寒蝉;人民纵使对政府不满,也只能张口结舌,望政府而兴叹。正是基于对人民批评政府的权力充分保护,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二、名誉侵权的形式

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等。

侮辱:是指用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画或极其下流,肮脏的语言等形式辱骂、嘲讽他人、使他人的心灵蒙受耻辱等。

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损坏他人名誉,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

侮辱、诽谤是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民法典条明令禁止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名誉。对法人名誉的侵害,主要表现在散布有损法人名誉的虚假消息,如虚构某种事实,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以图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等等,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

公民或者是法人因为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时候是可以要求赔偿的,侵权人需要赔偿,因为侵权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此可以知道名誉权的主体指的是公民和法人,而国家是不属于名誉权的主体。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6k字,预估阅读时间9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32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名誉权的主体包括国家么
一键咨询
  • 137****13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1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6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4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3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4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0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2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1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7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1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8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4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8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1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人身侵权·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常州156****166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0****593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1****644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名誉权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名誉权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1、权利人有权维护其名誉,要求他人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使其在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尊敬。2、权利人有权排斥他人对其名誉的侵害,并要求加害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名誉权的主体包括罪犯吗
44浏览 2025-02-22
你好,律师我想请教一下您关于我国国家赔偿中的职务主体包括什么,我最近家里涉及国家赔偿这方面的,因为我的家公在政府上班的最近工伤所以我需要了解以下,谢谢
[律师回复] 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件:<br/>  在我国,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由职务行为主体,职务违法行为,损害与因果关系四个部分构成。<br/>  <br/>(一)职务行为主体。职务行为主体或者说侵权行为主体是构成国家赔偿责任的必要条件之一,即国家只对一定范围内的主体的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按照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2章和第3章的规定,我国的侵权行为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两类。<br/>  <br/>(二)职务违法行为。这一构成要件实际上包含了两项内容:一是致害行为必须是执行职务的行为;二是该执行职务的行为必须违法。<br/>  <br/>(三)损害事实。由于确立国家赔偿的目的在于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因此,损害的发生是国家赔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br/>  <br/>(四)因果关系。即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国家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损害事实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职权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国家则不承担赔偿责任。<br/>我国国家赔偿中的职务主体包括以上回答,望采纳。
5.8k浏览
名誉权的主体包括
10w+浏览2024-02-28
名誉权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
名誉权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1、权利人有权维护其名誉,要求他人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使其在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尊敬。2、权利人有权排斥他人对其名誉的侵害,并要求加害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侵害名誉权的具体行为包括哪些
名誉权侵害行为包括侮辱(语言文字或暴力方式贬低人格)、诽谤(捏造虚假事实恶意诋毁,分口头和书面),以及新闻失实和恶意诬告,均为侵犯他人名誉。
30浏览 2024-06-15
名誉权包括
10w+浏览2024-11-15
名誉权的内容具体包括有哪些
名誉权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1、权利人有权维护其名誉,要求他人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使其在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尊敬。2、权利人有权排斥他人对其名誉的侵害,并要求加害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具体包括哪一些
(一)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事实,指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二)行为具有违法性。(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四)行为人有过错。
8浏览 2025-01-01
名誉权的主体包括哪些
10w+浏览2024-02-22
名誉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名誉权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1、权利人有权维护其名誉,要求他人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使其在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尊敬。2、权利人有权排斥他人对其名誉的侵害,并要求加害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名誉权的主体不包括哪些
10w+浏览2024-10-25
侵害名誉权的主要行为包括什么
根据有关法律中的规定,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主要分为了三种类型,而这些主要是对他人名誉进行了贬低。具体有:侮辱、诽谤以及因为严重失实的新闻报道导致他人名誉受到了损害。实践中,只要实施上述任一行为,导致他人名誉权受到了损害的,那么就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
10w+浏览
损害赔偿
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包括哪些罪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罪、罪、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关于罪刑法就此具体规定了三十五个罪名,考虑到沾出太长且没有意义,他们主体的共同,即同为国家工作人员,此点是没有问题的。<br/>二、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与单位<br/>1、自然主体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行为人具有这两个条件外,还必须具有特殊身份。<br/>2、年龄行为人应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br/>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br/>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只对部分严重犯罪负刑事责任。<br/>3、不满14周岁,无论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br/>4、75周岁以上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16周岁,而不予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以上规定体现对青少年犯罪是以教育为主的精神。<br/>3、单位主体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这个概念比法人更为广泛,除法人以外还包括非法人团体。虽然单位一词在以往我国社会生活中曾经被广泛使用,甚至是一个使用率极高的用语,但严格地说它不是一个法律用语。也就是说,单位一词并无确切的法律涵义。根据刑法第30条之规定,单位犯罪这一概念中的单位,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也就是单位犯罪的主体。
406浏览
名誉权是否包括姓氏名誉权
10w+浏览2024-02-29
律图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人身侵权 > 名誉权的主体包括国家么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淮安152****4834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徐州134****362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34****3255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