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判几年徒刑?

最新修订 | 2024-08-28
浏览10w+
包同贺律师
包同贺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执业:5年
专家导读 交通肇事逃逸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当中明确的规定,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一般是按照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来进行处罚,当然了,如果有交通肇事逃逸情节的话,将会按照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判几年徒刑?

一、交通肇事逃逸判几年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1、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2、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若是发生交通肇事逃逸,这样的一种情况肯定是需要加重处罚的,比如说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按照我国《刑法》第133条当中的规定,将会对此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因为如果存在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的话,就是属于有恶劣情况的。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2k字,预估阅读时间11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87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肇事逃逸判几年徒刑?
一键咨询
  •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8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0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8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7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3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0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2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3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1****00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6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6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8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2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8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8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交通肇事·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扬州156****924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6****867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0****701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肇事逃逸判几年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的刑事责任取决于情节和后果。如果造成人员伤亡,刑期将在七年以上;如果是交通肇事逃逸,刑期将在三至七年之间。如果未达到犯罪标准,仅属于交通违法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如罚款和吊销驾照。在裁决时,法院会综合考虑事故的严重程度、社会危害以及赔偿态度等因素。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肇事逃逸判几年徒刑
视情况而定,肇事逃逸的处理方法: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00元以上2000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2、构成交通肇事罪,并有逃逸行为的,处3-7年有期徒刑。3、如果驾车撞人后逃逸,因逃逸导致当事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48浏览 2024-09-21
醉驾肇事逃逸判几年徒刑
10w+浏览2024-08-25
肇事逃逸几年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也破坏了公共道路安全和社会秩序。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逃逸的量刑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包括肇事者的过错程度、造成的损害后果等因素。如果交通肇事导致他人死亡,肇事者将面临七年以上至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这是因为这种行为对他人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社会危害性极大。如果交通肇事导致轻伤或财产损失,肇事者通常会被判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虽然这种行为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也对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判决结果公正合理。在具体案件中,法院会考虑肇事者的过错程度、是否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后果扩大、是否积极赔偿受害人等因素。同时,法院也会考虑受害人的损失情况、社会影响等因素,以确保判决结果既符合法律规定,也符合社会公正和公平原则。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肇事逃逸判处几年徒刑
对于涉及肇事逃逸行为的量刑年限,这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形而定。若有意因肇事逃逸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这类犯罪将被判定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反之,如果在发生了交通运输事故后有逃逸行为发生,其量刑幅度则是处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之间。然而,若是未能对社会产生极其严重之影响,那么也有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刑罚。
14浏览 2024-10-19
肇事逃逸能判几年有期徒刑
10w+浏览2024-03-04
肇事逃逸自首判几年徒刑
交通肇事后逃逸,再自首,判刑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来定。要是事故不严重,没有构成刑事案件,会被处以200元到2000元罚款、15日以下拘留。要是造成一人重伤且负主责逃逸,会被判处3到7年有期徒刑;要是因逃逸致人死亡,会被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自首是法定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肇事逃逸自首判几年徒刑
肇事逃逸后自首,量刑依事故严重性裁定。未构成刑事案件,处二百元至二千元罚金及十五日以下拘留。造成一人重伤且负主责逃逸,处三到七年有期徒刑;逃逸致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自首是法定可减轻或免罚因素。
21浏览 2024-09-22
交通肇事逃逸后逃逸判几年
10w+浏览2023-08-31
醉驾肇事逃逸判几年徒刑
醉酒驾车肇事逃逸是非常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根据相关法规,一般情况下,这种行为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造成了人员伤亡,刑期则会更长。因为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危险驾驶罪,而逃逸则是更加恶劣的行为。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后果和犯罪人的悔罪态度,以确保裁决的公正和合理。因此,我们应该坚决抵制醉酒驾车肇事逃逸的行为,遵守交通法规,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肇事逃逸可以判几年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的刑事处罚年限依情节和后果而定。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至无期徒刑;交通肇事重大事故后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未造成严重损害,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30浏览 2024-10-25
肇事逃逸伤者逃出后逃逸是否构成逃逸行为,肇事逃逸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被告人赵驾驶黑色大众轿车西向东行驶,与程停放在路边的货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赵的同车乘车人刘某志死亡,刘受轻伤,车辆损坏。后经事故责任认定,赵负事故的主要责任,程负事故次要责任,刘某志、刘某林不负事故责任。另查明,案发后,赵救助自己车上的两名伤者,将他们送到医院后无故离开。案发第二天赵到交通大队接受了询问。后本案被定为刑事案件,但公安通知联系不上赵。2015年1月6日赵在其家门口被抓获归案。<br/>本文认为,赵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理由如下:交通肇事逃逸应当以不救助被害者为核心理解和认定逃逸。刑法将“交通肇事逃逸”设置为加重处罚条款,其原因是:一方面,犯罪后逃避法律责任是人之本能,除非是在看管所脱逃,任何国家的刑法都不会以单纯的逃避法律责任对犯罪人加重处罚。一方面,从法意保护角度而言,出现交通肇事时,肇事者逃逸会使事故伤者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造成严重后果,立法者希望以此规定促使行为人及时履行救助义务。很赞同张明楷教授的观点:“刑法之所以仅在交通肇事罪中将逃逸规定为法定升格的情节,是因为在交通肇事的场合,往往会有需要求助的被害者,进而促使行为人救助被害者。由于行为人的先前行为使他人生命处于危险状态,产生了作为义务,不履行作为义务的行为,当然能够成为法定刑升格的根据。所以,应当以不救助被害者为核心理解和认定逃逸。”具体到本案中,事故发生后赵将车上两名伤者送至医院抢救的行为,已经降低了其死亡的风险,达到了立法规定的目的。因此,赵的行为不应当认定为逃逸。片面的将交通肇事逃逸理解为逃避法律追究违反罪责均衡原则。就本案来比较分析,本案中,赵在案发后主动将伤者送至医院,防止了事故危害结果的扩大化,并在案发后第二天接受交警大队的询问,没有逃跑行为,保障了事故顺利调查,没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如若认定了交通肇事逃逸就较之交通肇事后行为人无视伤者的伤情逃跑,会对被害人的法益造成进一步的侵害,而且逃逸行为也会对事故的调查、刑事案件的侦查增加困难和难度的交通肇事逃逸,如若二者行为统按逃避法律追究定通肇事逃逸的话,那么二者在量刑上没有任何差异,这样显然违背了罪责均衡原则,进而也与立法者的本意相悖。
378浏览
交通肇事逃逸,逃逸的判几年
10w+浏览2023-09-16
肇事逃逸判几年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后逃逸,刑期如何定?这得看情节和后果!如果肇事导致他人死亡,那刑期就比较长了,可能要七年以上。但要是肇事后逃逸,没造成人员死亡,刑期一般是三到七年。要是没构成犯罪,只是违法,那就得行政处罚了。这么定刑期,就是要严惩那些逃避责任的行为,保护受害者的权益。所以,大家开车可得小心啊,出了事可别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肇事逃逸几天通知
肇事逃逸,一般逃逸几天或者几个小时就可以找到。交通肇事逃逸指的是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49浏览 2024-09-04
肇事逃逸逃逸怎么处罚,肇事逃逸的处罚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一)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2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二)刑事处罚: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 (1)至 (5)项规定的情形之 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解释》,“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本书认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为保持犯罪构成的纯洁性,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故《解释》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363浏览
交通肇事逃逸几种
10w+浏览2024-03-04
律图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逃逸判几年徒刑?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无锡152****7455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扬州177****428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8****1628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