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诉讼包括哪些阶段?
1、刑事诉讼主要包括五个阶段分别是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
(1)立案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决定是否作展开诉讼活动;
(2)侦查:指由司法机关为查明事实依法采取的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4)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
(5)执行则指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实施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
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二条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的,应当记录在案,随案移送,并在起诉意见书中写明有关情况。
二、刑事责任年龄分哪几个阶段
一是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二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刑法规定的八类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三是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1)人民法院审理下列再审案件,应当依法开庭审理:
①依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
②依照第二审程序需要对事实或者证据进行审理的;
④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加重刑罚的;
⑤有其他应当开庭审理情形的。
(2)下列再审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
①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适用法律错误,量刑畸重的;
②《刑事诉讼法》施行以前裁判的;
③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原审自诉人已经死亡或者丧失刑事责任能力的;
④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在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监狱服刑,提押到庭确有困难的;但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征得人民检察院的同意;
⑤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按规定经两次通知,人民检察院不派员出庭的。
(3)人民法院审理共同犯罪再审案件,如果人民法院再审决定书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书只对部分同案原审被告人(同案原审上诉人)提起再审,其他未涉及的同案原审被告人(同案原审上诉人)不出庭不影响案件审理的,可以不出庭参与诉讼。
(4)除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以外,再审一般不得加重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的刑罚。不具备开庭条件可以不开庭审理的,或者可以不出庭参加诉讼的,不得加重未出庭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同案原审被告人(同案原审上诉人)的刑罚。
人民法院审理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应当通知同级检察院派员出庭。对接到开庭通知后检察院不派员出庭的抗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按检察院撤回抗诉处理,并通知第一审人民法院和当事人。
在第二审程序中,被告人除自行辩护外,还可以继续委托第一审辩护人或者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检察院只就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抗诉的,其他同案被告人也可以委托辩护人辩护。如果被告人有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辩护人出庭辩护。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而符合指定辩护情形的,法院依法应当或可以为其指定辩护人。
刑事诉讼包括哪些阶段,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解答,一个刑事案件,要想完成的话,基本上都是需要经过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阶段、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阶段,以及人民法院的定罪量刑的阶段。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