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件申请强制执行要付费吗?
申请强制执需要向法院交纳费用。我国的法律规定了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都是应当交纳申请费,但申请费待执行后交纳。缴费的金额按照不同的标准来缴纳,若是没有执行金额的每件缴纳费用在50元-500元之间,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的按照比例缴纳。
相关规定: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四条申请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以及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的,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没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
2.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1%交纳。
3.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第四款规定,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按照本项规定的标准交纳申请费,不再交纳案件受理费。
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多久能执行?
在向法院申诉时,原告胜诉后,如被告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那么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两年,从法院判决执行的最后一天开始算起。
我国法律规定,被告也就是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该是在立案之日开始算起的6个月内执行完毕。如果有特殊情况的案件可视实际情况延长执行期限,同时报送本法院院长或者副院长批准。如果有需要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该在期限到之前5日内提出申请。
三、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是什么?
第一步审查立案,当地法院在接到原告申请执行数以及相关的法律文件后,会审查该份申请执行数是否合理妥当。
第二步是通知履行,人民法院决定对义务人强制执行时,应当先行通知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自动履行法定义务,否则将强制执行
第三步是人民法院准备对被告人实行强制执行。
第四步是人民法院对未履行被告人实行强制执行。在实行强制执行当中执法人员应当表明身份,出示执法的证件和执行的根据;在法院对被告人执行结束后,应当对申请执行人有书面情况的通知。
法院强制执行常见的方法有查询并冻结以及划拨被申请执行人在金融机构的存款。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和信用社等机构调取有关被申请人在该单位存款情况。人民法院有权在案件进行诉讼的财产保全或者强制执行进行时,对被执行人在银行和信用合作社等等的金融单位内的存款冻结,不得存取以及转移。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最多冻结6个月,如果要延长冻结时间的,告应在冻结到期前向所属银行等机构重新办理冻结手续,如果逾期未办理的,视作自动解除冻结。
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常见办法还有扣留或者提取被告人的收入。扣留和提取是相辅相成的,扣留是指人民法院将被执行人的收入暂时扣下,留在单位里,不准其动用和转移这笔钱,敦促被执行人在期限内履行此义务,如被执行人在规定期限内未履行的,则可直接提取该笔收入。
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是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的,费用的多少主要是按照执行的案件是否有价额或者是金额的多少来计算的,不同的执行金额或者是价额收取的费用不一致,以上就是关于案件申请强制执行要付费吗的相关介绍。阅读了本篇文章,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律师。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