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征收中的行政诉讼请求什么时候提出?
1、房屋征收中的行政诉讼请求在得知自己的房屋即将被征收之日的六十日内提出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房屋拆迁的类型
(1)协议拆迁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拆迁。
(2)裁决拆迁
在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情况下,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根
据拆迁当事人的申请,就拆迁补偿安置问题依法作出行政裁决,拆迁当事人执行行政裁决实施的拆迁。
(3)强制拆迁
行政裁决发生法律效力后,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拒不执行,由政府或者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法院依行政裁决实施强制拆迁的活动。强制拆迁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期限内未搬迁;二是拆迁人依法已对被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或提供安置用房、周转用房。强制拆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一种是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法院强制拆迁。
二、拆迁纠纷二审后还可以上诉吗?
1、拆迁纠纷二审后不可以上诉。
二审法院所作出的判决是终审判决,从判决书送到的那天起就会生效,当事人不可以进行上诉。如果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是不能停止判决的执行。当然也可以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请求检察院向法院抗诉。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1)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2)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3)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三、发生房屋产权纠纷的原因有哪些?
1、发生房屋产权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产权证书的登记、撤销、变更等产生的纠纷。
此外,以下原因也有可能会引发拆迁纠纷:
(1)房屋买卖纠纷。这是日前房地产纠纷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2)房屋优先购买权纠纷。这类纠纷主要是因争议房屋存在共同共有、共同使用及承租关系,权利人在出卖房屋时,未正确向共同共有人、共同使用人及承租人行使告知权而引发的纠纷。
(3)房屋租赁纠纷。房屋租赁纠纷一般发生在公房或私房的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
2、房屋拆迁案件成为房地产纠纷案件中数量最多、当事人矛盾最容易激化的案件。这类纠纷主要表现有:
(1)拆迁补偿或安置协议签订后,一方不按协议履行义务或对协议反悔,另一方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对方履行义务。
(2)承租人起诉要求出租人(被拆迁人)赔偿因房屋拆迁造成的停业和装修损失。实践中出租人的营业房被拆迁,造成承租人对房屋的装修被拆除,经营受到影响,但是拆迁人一般都不会对承租人的损失进行补偿,为此发生纠纷起诉到法院。
(3)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补偿安置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向人民法院起诉。因此,在拆迁纠纷中有些当事人双方达不成协议,经行政部门裁决后,当事人不服裁决,又引起了行政诉讼。
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同时,会确定征收范围,在此范围内的房屋通常都会被拆迁。只要房屋属于合法建筑,那么被拆迁方通常情形下都可以获得拆迁补偿金。对房屋征收中的行政诉讼请求什么时候提出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