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杀人怎么判

最新修订 | 2024-07-03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5人
专家导读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杀人行为,法律将根据犯罪情节、年龄等因素进行判决。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死刑、无期徒刑或长期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判罚期限在三年至十年之间。鉴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其判罚会适当减轻。对于未满十四岁的未成年人,因犯罪行为恶劣程度较低,通常不需承担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杀人怎么判

一、未成年人杀人怎么判

蓄意谋杀的行径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包括判处死刑、无期徒刑乃至判处长达十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对于情节轻微者,则可能被判处为期三年至十年之间的有期徒刑。

鉴于未成年人也应承担刑事法律责任这一事实,因此他们的犯罪行为也仅能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减轻或从轻惩罚。

另外,倘若涉及到年龄未满十四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蓄意谋杀案件,通常情况下由于其犯罪行为性质恶劣程度较低,故而通常无需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即不需接受法院的审判与惩戒。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未成年人杀害父母的怎么判刑

未成年杀害父母要根据其犯罪年龄进行确定,在十四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不需要负刑事责任,在十四周岁以上未满十六周岁的犯故意杀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未成年人杀人怎么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8k字,预估阅读时间10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22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未成年人杀人怎么判
一键咨询
  •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8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6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8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3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8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6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3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5****83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8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1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8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5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1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2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7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暴力犯罪辩护·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泰州135****598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7****676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52****683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未成年杀人判几年
在司法实践中,故意杀人罪的被告人将受到严厉惩处。一般情况下,面临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等极刑;若犯罪情节轻微,则可能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14周岁以上未成年及12至14周岁且已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起诉的未成年罪犯,将依据上述标准从轻或减轻处罚。 然而,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因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将不会被判定有罪。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未成年杀人判几年
在司法实践中,故意杀人罪的被告人将受到严厉惩处。一般情况下,面临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等极刑;若犯罪情节轻微,则可能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14周岁以上未成年及12至14周岁且已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起诉的未成年罪犯,将依据上述标准从轻或减轻处罚。 然而,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因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将不会被判定有罪。
17浏览 2024-05-03
未成年杀人判几年
在司法实践中,故意杀人罪的被告人将受到严厉惩处。一般情况下,面临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等极刑;若犯罪情节轻微,则可能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14周岁以上未成年及12至14周岁且已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起诉的未成年罪犯,将依据上述标准从轻或减轻处罚。然而,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因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将不会被判定有罪。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未成年人杀人判几年
未成年杀人案的定罪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年满16岁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应负刑事责任,刑期通常在10年左右。然而,对于不满14岁的未成年人,即使犯下故意杀人罪,也不会受到刑事处罚。对于16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虽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在判刑时,由于其还未成年,通常会给予从轻或减轻的处罚。具体的刑期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
5浏览 2024-09-04
未成年杀人判几年
在司法实践中,故意杀人罪的被告人将受到严厉惩处。一般情况下,面临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等极刑;若犯罪情节轻微,则可能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14周岁以上未成年及12至14周岁且已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起诉的未成年罪犯,将依据上述标准从轻或减轻处罚。 然而,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因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将不会被判定有罪。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未成年杀人判刑
1、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我国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其具体的年龄区间进行处罚:已满十六周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不满十六周岁已满十二周岁的,犯特定种类罪的则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8浏览 2024-10-02
未成年杀人怎么判
按照现行刑法,未满14岁的罪犯不承担刑事责任,14至18岁的则须承担,但审判时通常给予从轻或减轻的处罚,且不得判处死刑,最重为无期徒刑或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若罪犯自首或有立功表现,可减轻处罚。本罪侵犯的是他人生命权,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需具备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和间接故意。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未成年杀人未遂判多少年
未成年杀人未遂的,构成故意杀人罪,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需要负刑事责任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较轻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5浏览 2024-09-27
未成年杀人怎么判
按照现行刑法,未满14岁的罪犯不承担刑事责任,14至18岁的则须承担,但审判时通常给予从轻或减轻的处罚,且不得判处死刑,最重为无期徒刑或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若罪犯自首或有立功表现,可减轻处罚。本罪侵犯的是他人生命权,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需具备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和间接故意。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未成年杀人怎么判
按照现行刑法,未满14岁的罪犯不承担刑事责任,14至18岁的则须承担,但审判时通常给予从轻或减轻的处罚,且不得判处死刑,最重为无期徒刑或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若罪犯自首或有立功表现,可减轻处罚。 本罪侵犯的是他人生命权,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需具备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和间接故意。
25浏览 2024-04-24
故意杀人未杀死算不算故意杀人,如何定刑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同样算故意,只不过是未遂,以故意未遂定罪。  故意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r/>一、故意未遂如何认定  所谓故意(未遂)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是指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未遂有很多种,包括:  <br/>(<br/>1)对象不能犯:比如<br/>A预谋杀<br/>B,深夜看见B趟在床上便一刀刺过去,发现原来是枕头。这时被逮到了。这叫故意未遂,属于对象不能犯得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br/>(<br/>2)手段不能犯:包括使用的工具不能达到致死的效果,如A用木棒子不停打B的要害想要致B与死地,但是怎么打也打不死。也属于故意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还包括使用的方法不能犯,如A认为扎个小人能害死B,于是天天听扎小人诅咒B,这种情况就不属于犯罪。  <br/>(<br/>3)客观不能犯:就是客观方面让你达不到致死的效果。如A要杀死B但是B穿了防弹背心,A用尽了所有方法B都死不了。这也属于故意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br/>(<br/>4)主观认识错误:如A开车撞死B,从B身上压过去还下来摸了下确定B已经死了。于是逃走了,<br/>C路过发现B把他带到医院又救活了,也属于故意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br/>二、故意未遂如何判刑  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所谓故意(未遂)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是指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90浏览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未成年人杀人怎么判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泰州178****3904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盐城177****948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0****8810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