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处罚依据有哪些

最新修订 | 2024-06-09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监理单位若未履行职责,可能面临的法律惩戒包括:勒令整改、罚款、降低或吊销执业资格;违法所得将被没收;若造成经济损失,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若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处罚依据有哪些

一、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处罚依据有哪些

关于监理未能履行其职责而可能受到的法律惩戒措施主要包括:

首先,倘若工程监理单位与其所承接的建设单位或建筑施工企业暗中勾结,采取虚假手段来故意降低工程的整体质量标准者,将被勒令立刻整改并处以相应罚款,还有可能面临降低资质等级甚至是吊销其执业资格证书的严厉后果;其次,对于那些在执业过程中赚取了违法所得者,将会被司法部门没收全部非法收入;再次,若因上述行为给相关方带来经济损失,法律规定其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最后,假如以上行为已达到犯罪程度,依据我国刑法将追究其刑事责任,接受相应的刑事审判。

建筑法》第十二条

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

(二)有与其从事的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有从事相关建筑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监理单位需要承担的责任有哪些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程监理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

1、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造成损失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将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按照合格签字,造成损失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建筑法》第七十九条

负责颁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施工条件的建筑工程颁发施工许可证的;

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或者竣工验收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不合格的建筑工程出具质量合格文件或者按合格工程验收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由该部门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处罚依据有哪些”,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2k字,预估阅读时间11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38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处罚依据有哪些
一键咨询
  • 168****32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5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1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2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1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3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4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3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2****38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4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3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4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1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6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7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行政处罚·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无锡134****508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52****697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78****115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处罚依据有哪些
监理单位若未履行职责,可能面临的法律惩戒包括:勒令整改、罚款、降低或吊销执业资格;违法所得将被没收;若造成经济损失,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若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8浏览 2024-04-21
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处罚依据有哪些
10w+浏览2024-07-31
建设单位更换监理总监依据有哪些
建设单位更换监理总监理工程师的依据在于,需确保所选人员具备与原监理人员相当或更高的经验水平,并需获得建设方的正式批准。 同时,对于同一项目的监理人员更换,累计两次以上需向质量监督机构报备。 在结构工程施工期间,项目经理与总监理工程师均不得擅自离岗,如需离岗,应相互提交正式书面通知。
5浏览 2024-04-21
监理不履职的处罚依据
10w+浏览2024-05-02
监理不履职的处罚依据
10w+浏览2024-05-04
监理不履职的处罚依据
10w+浏览2024-02-29
医生应该履行告知义务的依据
[律师回复] 对于医生应该履行告知义务的依据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医生履行告知义务是满足患方知情权的前提。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进行手术、辐射治疗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只有医生向患方履行告知义务,才能让患方理解医生的治疗行为,进而同意、配合医生的医疗行为,否则将构成侵权,这是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权利的体现。<br/>法国民法典有这样的规定:任何人均享有身体受到尊重的权利,人之身体不得侵犯,损害人之身体的完整性仅以对该人的治疗有必要之情形为限,并且,除因当事人的健康状况有进行手术治疗之必要,并且本人不能表示同意之情形外,事先均应征得当事人本人的同意。另一方面,医疗行为具有专业性强、技术程度高等特点,如果医生不告之,患方很难知情,很难理解、同意、配合医生的医疗行为,所以作为满足患方知情权的前提,应该肯定医生有告知的义务。<br/>医生的告知义务是保护患方自主决定权的需要,也是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医疗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为宗旨,它的一切手段都应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权利和意志,因为任何不利后果最终都要由患者承受,患者是医疗风险的承担者,尽管患者不可能也不应该干涉医生的诊疗方案,但医生履行告知义务,争取患方理解医疗方案的优劣得失、后果风险及医生如何对各方案进行取舍、取舍的道理,均在情理之中。当事人是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在关系自身重大利益的事情上,应由当事人享有知情权,借以保护自己的权利,做出合理的判断,这是意思自治的真谛,因此,应该赋予医生告知义务,未经告知并取得患方的理解、同意的行为是侵权行为。<br/>医生的告知义务是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中最高指导原则,被人们称为“帝王规则”它要求人们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约定的义务,不损害对方利益。具体到医疗行为中,医生应该谨慎、勤勉、忠实,一切以患者利益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权利和选择,尤其是避免凭借其专业所长和当事人对医疗的不知情在医疗时随意取舍,树立国际医疗道德观念的《日内瓦宣言》规定:“医生首先考虑的应是病人的健康,医生要凭自己的道德意识和尊严来从事医疗工作。”《国际医疗道德法典》规定:“医生必须经常把保持病人的生命的责任铭记在心,对病人要忠诚并献出所有的医学技术。”作为道德义务的法律化,告知义务是诚实信用原则的必然延伸,是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化。<br/>确立医生的告知义务,保护患方的知情权是合理分配医疗风险,公平保护医患双方的要求。现代社会中,高技术的采用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发生事故风险的几率,医疗行为即是如此,如何正确面对医疗风险并合理分配、化解风险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医疗行为具有侵害性和危险性,常会带来副作用、并发症,某些较前沿的治疗方法,如非常规手术、临床试验疗法等由于未臻成熟,风险更大,非经患方同意而由患方单独承担医疗风险是不公平的。<br/>同时,医疗中有许多的未知领域,患者的病情千差万别,如果一概否认非常规疗法、临床实验疗法的积极意义,则必然会抑制医务人员的创造性,使他们畏惧医疗风险而不敢实验,使医疗活动陷入消极的误区。这样不仅对医学的发展不利,而且对患者也不利,所以从积极治疗的角度来看,应允许进行非常规的疗法以及医疗实验,而在这里就更应该确立医生关于医疗风险的告知义务,让患方知情。一旦出现医疗失败、副作用或并发症等医疗风险,在医生方面无过错的情况下,免去医方责任。当然对于患者的不幸,完全可以通过保险的方法予以补偿,以示抚慰,那是另外一个法律关系了。而如果医生未尽告知义务,则应认为医生有过错,侵害了患方的知情权,应承担侵权责任,这样才能体现公平,才能使医患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公平保护。
459浏览
监理不履职的处罚依据
10w+浏览2024-07-31
律图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处罚 > 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处罚依据有哪些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南通180****2455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泰州177****477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34****1088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