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是怎样的

最新修订 | 2024-06-18
浏览10w+
刘斌律师
刘斌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3人
专家导读 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治病的除外。为证实居住地,需提供经过核实的证据,如房屋租赁合同、居委会或物业证明等。证据必须真实可靠,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是怎样的

一、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是怎样的

对于“常驻居民身份”的准确定义,我们可以公民的常驻居民身份,需要其在离开住所地后至诉讼发起之时,连续居住长达一年以上的地区方能获得认可,但这其中不包括公民因病而进行住院治疗的地区;

第二点,针对证据问题,我必须强调并确认的是,所有证据都必须经过严谨的调查核实,方能被认证为真实可靠,进而成为判定事实真相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不能确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注册地或者登记地为住所地。

二、经常居住地是指

“经常居住地”在法律上被定义为,是指自然人从原先的常住地点移动到新地点后,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地方,且该地点不包括在医疗机构内部进行治疗和康复期间居住的地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第五条对没有办事机构的个人合伙、合伙型联营体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注册登记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注册登记,几个被告又不在同一辖区的,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是怎样的”,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k字,预估阅读时间7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46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是怎样的
一键咨询
  •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2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0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0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7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7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5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0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0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2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8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7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6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3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2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3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其他侵权·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南通177****953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56****274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56****868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条件有哪些
经常居住地的认定应遵循以下标准:公民连续居住超过一年的地方,除因疾病住院等特殊情况外,均视为经常居住地。为证明经常居住地,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经查证属实后方可采信。该认定在法律诉讼等场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0w+浏览
损害赔偿
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是怎样的
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治病的除外。为证实居住地,需提供经过核实的证据,如房屋租赁合同、居委会或物业证明等。证据必须真实可靠,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8浏览 2024-04-30
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标准残疾赔偿金
按照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标准来计算残疾赔偿金是合法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残疾赔偿金标准有受诉法院地、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3个标准可供选择,受害人可以自由选择一种残疾赔偿金的方式。
10w+浏览
损害赔偿
离婚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标准
所谓“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所谓“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如被告的户籍迁出后尚未落户,有经常居住地,由该人民法院管辖。
4浏览 2024-06-21
离婚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如被告的户籍迁出后尚未落户,有经常居住地,由该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户籍迁出不足1年的,由其原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超过1年的,由其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法院如何认定经常居住地
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法律规定: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41浏览 2024-05-31
离婚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如被告的户籍迁出后尚未落户,有经常居住地,由该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户籍迁出不足1年的,由其原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超过1年的,由其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刑诉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是怎样的
判断公民日常居住地,主要依据受诉法院地准则,综合考虑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户口不是唯一标准,需依据法律规定:“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据此确定居住地,再定城镇与农村标准。
2浏览 2024-05-04
国际私法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是怎样的
国际私法界定经常居住地时,区分居民点和固定居留地。居民点指个体公民的户口或法人实体的核心办事部门所在地。固定居留地仅适用于公民,指其常住地。若公民离开原居住地连续居住某地超一年,且非因医疗原因,该地即为其经常居住地。
10w+浏览
损害赔偿
离婚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离婚诉讼采取“原告就被告”的原则确定管辖,应向被告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1、所谓“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2、没有经常居住地,户籍迁出不足1年的,由其原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18浏览 2024-05-30
律图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其他侵权 > 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是怎样的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南通134****1236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沭阳156****814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5****9680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