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过世后宅基地怎样继承
关于父母过世后宅基地的继承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指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继承人仅可继承宅基地之上建筑物的权益,但是无法直接继承宅基地的所有权本身。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属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并不完全归属于具体某位个人,这意味着宅基地并不能简单地作为遗产进行传承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二、老人过世后的抚恤金的标准是什么
(1)关于丧葬补助费的计算方式,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社会保险基金筹集办公室所收集的数据,将六个月的保费金额平摊到该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之中来得出结果。
(2)至于抚恤金部分,其发放规则是以职员个人工资额为基准,按一定比例分配给相关的家属。在大多数情况下,配偶可以获得比例为每个月40%的抚恤金,而其他亲属则可按人头分获每个月比例为30%的抚恤金。对于那些孤独、无依无靠的老人或孩子而言,他们可以额外享受每个人每个月10%抚恤金的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在父母离世之后,涉及宅基地继承事宜时,该问题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法律问题。依照国家规定的原则,继承人仅能享有宅基地之上建筑物的权益,而无法直接继承宅基地的所有权。因为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属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并非个人私有财产,所以它并不能被视为可以简单地进行遗产传承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