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基准刑罚设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围内的案件中,倘若造成了相对轻微的轻伤后果,可在1至3个量刑区间内酌情予以从轻处理;反之若基准刑罚设定在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中,即便导致了轻度的重伤后果,也可在1至2个量刑区间内适度加以从轻惩处。
(二)如果受害者本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过错行为,那么在1至3个量刑区间内,可以适当从轻处罚;
然而,对于基准刑罚设定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来说,即使受害者存在过错,也只能在1至5个量刑区间内进行从轻处理。
(三)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后,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积极采取措施对受害者进行救治,那么在1至2个量刑区间内,可以适度从轻处罚。
(四)如果犯罪嫌疑人具备坦白、认罪态度良好等特点,或者是因为家庭内部矛盾引发的伤害事件,那么在1至2个量刑区间内,可以适度从轻处罚。
(五)如果犯罪嫌疑人具备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如认罪态度良好,愿意赔偿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并获得其谅解,同时又不存在其他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那么在基准刑罚设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判处拘役、管制或者免除处罚;而在基准刑罚设定在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情况下,则通常需要减轻处罚。
(六)当犯罪嫌疑人具备两个以上法定的从轻、减轻处罚情节,或者虽然仅有两个情节,但其中至少有一个属于应当减轻处罚的情节时;并且在没有其他阻碍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跨越法定刑罚幅度减轻处罚或者适用免予刑事处罚。这种情况应当经过审判委员会的集体讨论和决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故意伤害罪可以要求精神损失费吗
对于故意伤害罪所引发的精神损失赔偿问题,虽然法律并未明文规定支持该诉求,但是当事人仍可依循民事诉讼的途径,由法院作出公正裁决后,获取相应的物质补偿。当事人的精神损伤可从受害主体的角度进行划分,具体包括受害自身以及其亲属的精神损伤。而我国现行法律对此两类精神损伤均提供了必要的救济措施。
此外,根据其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亦可将精神损伤划分为三种等级,分别为轻度精神损伤、一般性精神损伤和严重精神损伤。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仅对严重精神损伤的情况提供了有效的救济手段。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八条
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故意伤害罪可以减轻处罚按照什么标准”,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