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

最新修订 | 2024-08-03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5人
专家导读 您可能对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感到困惑。简而言之,犯罪未遂发生在犯罪行为开始后,因客观原因未能完成;而犯罪中止则是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或防止犯罪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未遂可酌情减轻处罚,而中止若未造成实际危害,可豁免刑罚。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差异。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

一、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区别

您想要了解关于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几个主要区别。以下便是这些基本要点:

首先,它们之间的时间阶段有所差异。犯罪未遂一般出现在犯罪活动已经开始执行之后;

然而,犯罪中止则更加强调行为人在犯罪活动进行期间放弃犯罪意图。

其次,未能成功实施犯罪的原因也呈现显著的不同之处。

再次,行为所导致的后果也存在明显差异。

最后,这两种行为所涉及到的刑事责任也不尽相同。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明文规定,当行为人已经开始推行犯罪行为,但却由于其自身无法控制的客观因素导致无法达成预期效果时,这种情况被称为“犯罪未遂”。

至于犯罪未遂的当事人处理方式可以参照相似行为已经成功完成的案件来对待,即可以给予较已遂案件更为轻微或酌情减低的处罚。同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如果行为人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出于自愿放弃继续犯罪或者主动且有效地防止了犯罪后果的发生,那么他的行为便构成了“犯罪中止”。对于犯罪中止的行为人来说,若他们所造成的破坏尚未产生实质性的危害,相应的刑事惩罚应该予以豁免;

如若已经对社会造成了实际伤害,则应对其适当减轻刑罚的承担。以上信息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

《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未遂和犯罪预备有什么区别

在法律意义上,犯罪预备及犯罪未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两者的定义有所不同。通常而言,犯罪预备乃是指罪犯为了进行犯罪活动,提前准备所需工具以及创造必备的实施环境。而犯罪未遂则是指罪犯已经开始实践犯罪行径,然而却因自身意志之外的种种原因而未能达成预期目的的情况。

其次,在处罚力度上也存在差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预备犯,司法机关可参照既遂犯的标准,对其予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而对于犯罪未遂者,同样可以参照既遂犯的标准,给予从轻或减轻处罚。值得注意的是,犯罪预备是在实际行动之前的准备阶段,而犯罪未遂则是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外部因素的干扰而未能成功,例如企图盗窃但因巡逻人员的出现而未能得手,或是试图抢劫但因遭遇抵抗而未能获得财物等。

最后,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在特征表现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犯罪预备具有四大特征,即主观上具有实施犯罪的意图,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实际上并未真正着手实施犯罪,且未能着手实施犯罪是由行为人意志之外的原因所导致的。而犯罪未遂则具备三大特征,即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尚未达到预期目的,且未能实现这一目的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之外的原因所致。根据我国刑法学界的普遍观点,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已真正开始实施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或许您会对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微妙差异感到有些疑惑。为了让您更加清晰明了地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我将进行简要概括。犯罪未遂通常在犯罪行为已然开始之后,由于客观环境因素的限制或者其他难以预料的情况,最终导致无法实现预期的犯罪目的和后果;然而,犯罪中止却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出于自身主观意愿主动停止犯罪行为,或者采取积极措施以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犯罪未遂者,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酌情予以从轻、减轻处罚;而对于犯罪中止者,如果其所实施的行为并未产生实质性的危害结果,那么便有可能获得法律的宽恕,免于刑事责任的追究。希望以上解释能够为您更深入地理解这两种犯罪形态提供有益的参考。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2k字,预估阅读时间14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76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
一键咨询
  •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0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3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5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7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6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6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6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4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2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7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0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6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1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5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0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刑事犯罪辩护·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盐城188****3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35****242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0****529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区别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最根本的区别是:犯罪未遂是因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导致犯罪未得逞;犯罪中止是因为犯罪分子不愿意再犯罪而导致犯罪未得逞。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
您可能对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感到困惑。简而言之,犯罪未遂发生在犯罪行为开始后,因客观原因未能完成;而犯罪中止则是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或防止犯罪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未遂可酌情减轻处罚,而中止若未造成实际危害,可豁免刑罚。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差异。
14浏览 2024-03-24
未遂和中止的区别
10w+浏览2023-09-11
犯罪中止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的区别
处罚不一样:犯罪既遂的罪犯在量刑时,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
1.发生的阶段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后,即犯罪预备阶段没有犯罪未遂,而犯罪中止要求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犯罪预备阶段可以产生犯罪中止。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犯罪未遂是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即欲达目的而不能,犯罪中止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主动放弃犯罪,即欲达目的而不欲;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未得逞,犯罪中止的结果是行为人必须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8浏览 2024-10-26
犯罪中止和未遂的区别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 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 4、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中止犯的处罚轻于未遂犯,其目的是鼓励犯罪分子不要把犯罪行为进行下去,从而有效地家和人民的利益免遭犯罪的侵害。 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只能发生在犯罪预备、犯罪实行和实行终了之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的过程中。犯罪中止就是在犯罪完成之前停止的意思,所以犯罪完成之后,自动恢复或自愿赔偿损失,都不能认为是中止,而应当负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所谓自动地中止犯罪,就是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犯罪活动,它表现为行为人自己有可能完成犯罪的情况下,自动停止犯罪的进行。如果行为人受到阻碍或感到恐惧认为自己已不能完成犯罪而停止犯罪的进行,就不是自动中止犯罪,而是被迫停止犯罪,因而不是犯罪中止,而是犯罪预备或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犯罪还没有形成结局,既不是未遂,也不是既遂。犯罪既遂后自动恢复原状的,不成立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后也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 即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犯罪意图。 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的犯罪结果,否则就不成立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的成立并不要求没有发生任何犯罪结果,而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 我国《刑法》第24条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432浏览
未遂和中止的区别
10w+浏览2023-09-23
如何区分犯罪中止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3、行为结果不同;4、刑事责任不同。
1浏览 2024-09-15
犯罪既遂、未遂、中止有什么区别?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犯罪既遂、未遂、中止有什么区别?问题解答如下, ■犯罪的既遂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根据刑法分则各种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1行为犯。也称举止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已构成既遂的犯罪。2结果犯。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发生了法定的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3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导致了基本犯罪构成结果以外的严重结果的犯罪。4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的特别危险状态而构成既遂的犯罪。既遂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分则对所触犯法条规定的法定刑直接处罚。■犯罪的未遂犯罪的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犯罪未遂的成立应具备三个特征。<br/>第<br/>一,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相区别的标志。所谓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构成所规定的客观要件的行为。<br/>第<br/>二,犯罪未得逞,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相区别的标志。所谓未得逞,是指行为没有齐备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即没有完成犯罪,主要是指行为人追求的犯罪结果没有发生。<br/>第<br/>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相区别的标志。所谓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违背行为人本意的因素。犯罪未遂根据犯罪行为实行终了与否为标准,可以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根据实际上能否构成既遂为标准,可以分为能犯的未遂与不能犯的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的中止犯罪的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犯罪中止的成立应具备三个条件:<br/>第<br/>一,犯罪中止必须是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包括犯罪的预备过程和犯罪的实行过程),这是犯罪中止的时间性条件。<br/>第<br/>二,犯罪中止必须是行为人自动地中止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自动性条件。这里的自动中止必须是彻底的。<br/>第<br/>三,犯罪中止必须是行为人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这是犯罪中止的有效性条件。犯罪既遂是对犯罪中止的绝对排斥。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344浏览
未遂和中止的区别
10w+浏览2024-03-03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
区别在于犯罪中止是在实行犯罪过程中,由犯罪份子主动停止犯罪的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未遂是在实行犯罪过程中,由于犯罪份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犯罪未得逞。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有何区别
犯罪分为未遂与中止两种形态:未遂因外部因素未能达成目标;中止则由犯罪者主动停止,可能在犯罪过程中或之后。犯罪中止者即使未造成实质伤害,也可能免于刑罚,但如有损害,刑罚会相应减轻。两者均受法律严惩,具体处罚依据事实和法律规定。
38浏览 2024-06-12
如何区别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如何区别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br/>区别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标志是看罪犯是否自动放弃犯罪。。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虽同属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但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完成犯罪的行为状态;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状态。<br/>案情简介<br/>被告人张某,男,1969年7月29日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市,汉族,文盲,农民,住卫辉市柳庄乡大张庄村。2004年1月3日凌晨1时许,被告人张某来到卫辉市柳庄乡大张庄村村西向庞庄村往南拐的路上,见骑自行车过来两人。被告人张某顿生歹意,将走在后面的张某某从自行车上拽下,按翻在地,欲行,被张某某认出后,未成。被告人闻言遂起身逃走。经卫辉市人民公开开庭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张某使用暴力手段,拦截妇女,意欲,其行为已构成罪。判决被告人张某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br/>本案有被害人明确指认、有直接证人证言,且被告人自愿认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被告人张某在实施的过程中,既遂之前停止了作案,究竟该如何定性,本案审理时有两种不同意见:<br/>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某在违背妇女意志,采用暴力手段妇女,遭到被害人的竭力反抗,并听到被害人说“你要敢,我就报案”后起身逃走,是出于被告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使被告人未能得逞,其行为应构成罪。<br/>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某违背妇女意志,采用暴力手段妇女,虽遭到被害人竭力反抗,但并没有放弃继续实施的行为,而是在听到被害人说“你要敢,我就报案”的话语之后自动放弃了犯罪,故其行为构成罪。<br/>笔者同意<br/>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br/>1、区别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标志是看罪犯是否自动放弃犯罪。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虽同属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但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完成犯罪的行为状态;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状态。二者相区别的标志表现在:一是时间上,犯罪未遂只能发生于案犯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的过程中,而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着手实施犯罪的过程中。二是在未完成的原因上,犯罪未遂是由于罪犯意志以外的因素,被迫中断犯罪或客观不能既遂;而犯罪中止是罪犯自动停止犯罪或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br/>2、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关键看中断犯罪是被迫还是自动停止。就本案而言,被告人张某的主观目的是奸淫被害人张某某,其先将被害人张某某连人带车拽翻后,又搂着被害人摸其双乳,解其腰带。在该女竭力反抗的过程中说了一句“你要敢,我就报案”的话之后,被告人张某随停止了作案,从而导致犯罪后果未进一步发生。认定被告人张某的犯罪形态究竟是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未遂,关键要看被告人张某是被迫中断犯罪还是自动停止犯罪。本案中被告人张某在对被害人张某某采取暴力手段实施奸淫过程中,虽然被害人竭力反抗并将被告人脸部抓伤,但并没有阻止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继续发展,而是在被告人张某听到被害人说“你要敢,我就报案”的话语之后,慑于法律的威严,惧怕被害人告发后受到惩罚而自动放弃犯罪,停止继续作案,未使犯罪结果发生。从而可以看出被告人张某放弃犯罪,是由其主观意志所决定的,所以本案应认定为“犯罪中止”。
462浏览
未遂和中止的区别
10w+浏览2024-02-25
如何区分犯罪中止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意味着犯罪行为已经执行但是却有中断,但是犯罪未遂则是没有完全没有执行犯罪的行为。犯罪未遂相比较于犯罪中止将会受到的处罚可能会更加轻一些,因为犯罪行为未成功比中断情况更加轻微。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有什么区别
1.时间节点:未遂发生在实施犯罪后,中止可发生在预备或实施阶段。 2.原因:未遂因外部因素导致未能完成犯罪,中止是行为人自主决定放弃。 3.结果:未遂表现为犯罪未能得逞,但仍可能产生损害后果;中止要求完全放弃犯罪。 4.刑事责任:未遂可从轻或减轻处罚;中止若未造成损害则免除刑事责任,已造成则减轻。
31浏览 2024-05-16
怎样区别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如何区别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br/>区别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标志是看罪犯是否自动放弃犯罪。。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虽同属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但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完成犯罪的行为状态;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状态。<br/>案情简介<br/>被告人张某,男,1969年7月29日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市,汉族,文盲,农民,住卫辉市柳庄乡大张庄村。2004年1月3日凌晨1时许,被告人张某来到卫辉市柳庄乡大张庄村村西向庞庄村往南拐的路上,见骑自行车过来两人。被告人张某顿生歹意,将走在后面的张某某从自行车上拽下,按翻在地,欲行,被张某某认出后,未成。被告人闻言遂起身逃走。经卫辉市人民公开开庭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张某使用暴力手段,拦截妇女,意欲,其行为已构成罪。判决被告人张某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br/>本案有被害人明确指认、有直接证人证言,且被告人自愿认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被告人张某在实施的过程中,既遂之前停止了作案,究竟该如何定性,本案审理时有两种不同意见:<br/>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某在违背妇女意志,采用暴力手段妇女,遭到被害人的竭力反抗,并听到被害人说“你要敢,我就报案”后起身逃走,是出于被告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使被告人未能得逞,其行为应构成罪。<br/>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某违背妇女意志,采用暴力手段妇女,虽遭到被害人竭力反抗,但并没有放弃继续实施的行为,而是在听到被害人说“你要敢,我就报案”的话语之后自动放弃了犯罪,故其行为构成罪。<br/>笔者同意<br/>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br/>1、区别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标志是看罪犯是否自动放弃犯罪。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虽同属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但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完成犯罪的行为状态;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状态。二者相区别的标志表现在:一是时间上,犯罪未遂只能发生于案犯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的过程中,而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着手实施犯罪的过程中。二是在未完成的原因上,犯罪未遂是由于罪犯意志以外的因素,被迫中断犯罪或客观不能既遂;而犯罪中止是罪犯自动停止犯罪或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br/>2、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关键看中断犯罪是被迫还是自动停止。就本案而言,被告人张某的主观目的是奸淫被害人张某某,其先将被害人张某某连人带车拽翻后,又搂着被害人摸其双乳,解其腰带。在该女竭力反抗的过程中说了一句“你要敢,我就报案”的话之后,被告人张某随停止了作案,从而导致犯罪后果未进一步发生。认定被告人张某的犯罪形态究竟是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未遂,关键要看被告人张某是被迫中断犯罪还是自动停止犯罪。本案中被告人张某在对被害人张某某采取暴力手段实施奸淫过程中,虽然被害人竭力反抗并将被告人脸部抓伤,但并没有阻止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继续发展,而是在被告人张某听到被害人说“你要敢,我就报案”的话语之后,慑于法律的威严,惧怕被害人告发后受到惩罚而自动放弃犯罪,停止继续作案,未使犯罪结果发生。从而可以看出被告人张某放弃犯罪,是由其主观意志所决定的,所以本案应认定为“犯罪中止”。
440浏览
预备未遂和预备未遂中止的区别?
10w+浏览2023-09-03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苏州135****6274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南京134****892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35****1782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