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相较于挪用公款罪而言,其危害性更为严重。接下来,将详细阐述这两类罪行之间的区别:
首先,从犯罪性质上来看,职务侵占罪所侵害的是财物的所有权,而挪用公款罪主要针对的则是从属性的支配权,即财物的使用权。
其次,从主观恶性上来看,职务侵占罪中的罪犯大多存在着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蓄谋,而挪用公款罪中的罪犯虽也包含故意之意,但他们并不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
最后,从量刑标准上看,两种罪行在判刑的具体规定上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挪用公款罪的初犯者,其刑期通常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然而,对于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分子来说,其起始的刑期通常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除此之外,如果罪犯的犯罪行为更具恶劣性质,如挪用公款的数额极大且未达到退还的标准,亦或是职务侵占的金额极其庞大,那么相应地,他们会面临更严重的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挪用公款和受贿罪怎么处理
对于涉案涉及到挪用公款罪行者,依照法律规定通常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情节严重则可能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判决。若犯罪分子挪用公款数额庞大,且未能及时归还,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严峻惩罚。本罪所侵害的主要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触及到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
关于受贿罪的惩治标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个人受贿金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可附加没收其全部财产;若情节特别恶劣,则有可能被判处死刑,并同时没收其所有财产。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向他人索要财物,或者非法收取他人财物,为他人谋求利益的违法行为。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相比之下,职务侵占罪的社会危害性要大于挪用公款罪。其原因在于前者直接侵犯了财物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而后者则是对公共财产的使用权进行了不当使用。就犯罪意图而言,大多数职务侵占案的罪犯都是在预谋后才实施的非法占有行为;反之,挪用公款案的被告人尽管同样存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但并非出于非法获利的恶意目的。在具体量刑方面,对于首次触犯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分子,最高可判处五年有期徒刑;然而,对于职务侵占罪的罪犯来说,其最低刑罚起点通常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严重,例如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无法归还或者职务侵占数额巨大,那么他们将会面对更为严苛的刑事制裁。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