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从行为方式上看,敲诈勒索罪通常表现为行为人通过威胁或者要挟等手段,迫使被害人在恐惧心理下被迫交付财产;而诈骗罪则是行为人利用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使得被害人在错误认识的情况下自愿交付财产。
其次,从受害者交付财产时的主观心态来看,诈骗罪中的受害者是在受骗之后出于自愿的心态交付财产;而敲诈勒索罪中的受害者则是因为恐惧而被迫交付财产。
第三,从刑事立案标准来看,诈骗罪的立案标准相对较高,即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相比之下,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则相对较低,即个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二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最后,从量刑标准来看,诈骗罪的最高刑罚可以达到无期徒刑甚至死刑;而敲诈勒索罪的最高刑罚仅为有期徒刑十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敲诈勒索和散布恐怖信息罪的区别是什么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敲诈勒索罪主要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通过实施威胁或要挟等手段,强行索取公共或私人财务的犯罪行为。此种违法行径属于侵犯财产权利罪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轮番制裁和罚款方面,对于构成敲诈勒索罪的罪犯,将面临以下严厉惩罚:
1.若情节较轻,则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罚金;
2.若情节较为严重,则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缴纳罚金。具体而言,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如果涉案金额达到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即视为数额巨大;
(2)如果涉案金额达到“数额巨大”标准的80%,也将被认定为数额巨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之间主要差异在于行为举止和受骗者主观心理状态,以及立案审核标准及量刑尺度等方面。其中,敲诈勒索罪是通过威胁恐吓的方式来强制受害人交付财物,受骗者在此过程中通常会感受到巨大的恐慌;然而,诈骗罪则常常利用虚构事实或夸大事实真相的手段,诱使受害人主动交付财物,受骗者往往是因为被欺骗而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在立案审核标准方面,诈骗罪的涉案金额要求相对较高,而在量刑尺度上,诈骗罪也可能面临更为严厉的处罚。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