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诉讼起诉流程需要多长时间
通常情况下,当天便可以公开宣布判决结果的审判,会在判定之后的十天内正式送达判决书;若需进行定期宣告的情形,则需立即在宣告后随即向相关人士送出判决书。对于初审案件,根据常规流程,审判工作应该在立案之日起到六个个月之内完成;而采用简捷程序的话,则应在三个月内完成。自递交给法院的起诉状被受理的那一刻起,法院必须于七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立案的决策。通常而言,只要您在起诉状中详细陈述了原被告双方身份、明确提出了诉讼请求以及详尽的事实与理由,并且案件属于该法院的管辖范围内,那么法院就应该予以立案。立案之后的五日之内,法院将会将您的起诉状副本递送给被告方,被告方则需要在收到副本之日起的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如不提交答辩状也不会对审判产生任何不利影响。开庭前,法院还会提前三天通知有关各方。在此期间,如对方申请延期审理,或者法院认为有必要追加必要的共同诉讼当事人等事项,都有可能导致最终开庭日期的延误。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二、民事诉讼起诉多少钱
若涉及民事争议需诉诸法律,诉讼费用通常高达数千元人民币不等,所需支付的具体费用则与诉讼总金额紧密相关,详述如下:
首先,诉讼费有一最低起征点为1万元,此为划定界限的重要标尺,对于总金额未达1万元的案件,仅需向法院支付区区50元的诉讼费用;无论实际案件金额为1000元抑或9000元,均须支付50元的诉讼费用。接着,在界线内的1万元以下部分,其费用固定不变;但是,若该钱款总额已经逾越1万元,剩余款项则需依据百分比另行收取。举例来说,假设整体诉讼请求涉及的金额介于1万元至10万元区间内,则根据法规规定应按2.5%的比例缴纳相应费用;
再次以2万元为例,2万元的2.5%即为500元,故需要向法庭交纳500元的诉讼费用。需要强调的是,诉讼费的计算采取分级计算的方式,最终构成一完整总额。换句话说,1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费用,只需对超额部分按2.5%的比率计收,而不足1万元部分仍按照50元标准支付。之后,超出10万元但未达到20万元的部分,按2%的比例征收;同理,在20万元至50万元之间增加的诉讼请求部分将按照1.5%的比例缴纳;
至于50万元至100万元间的诉讼请求部分,也将按照1%的比例征收。进一步观察不难发现,随着额外损失的增多,所需缴纳的费用比例逐渐下降,由于计算方式遵循逐步累积的原则,因而符合诉讼参与者之利益。
最后,超过100万元但未达到200万元的部分,按0.9%的比例缴纳;20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的部分,按0.8%缴纳;5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的部分,按0.7%缴纳;而1000万元至2000万元之间的部分,则按0.6%缴纳;当横跨2000万元以后的部分,无论数额如何,均按0.5%的比例来计算。至此,已无更高比例的可能性存在。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
第一条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通常情况下,对于当日宣布判决的案件,判决书将会在10个工作日内被送到原告手中;而对于定期宣告的案件,判决书则会立即送达到相关人员手中。对于初级审判案件,必须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而简易程序案件则应当在3个月内得到妥善处理。法院在收到原告的起诉状之后,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予以立案。在立案之后的第五个工作日之内,法院将会向被告人发出起诉状副本,被告人需要在接下来的15个工作日内提交答辩状。在正式开庭之前,法院会提前三个工作日通知所有相关方。然而,如果遇到延期审理或者追加共同诉讼当事人等特殊情况,开庭日期可能会有所推迟。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