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满14周岁法律责任有哪些
依据我国《刑法》第17条之法律规范,未满十四周岁属于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因此,对于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群,无论他们实施了怎样形式的危害性行为,均无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然而,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框架下,政府有权对其实施者的法定代理人采取严格教育措施,或者将其送往少年监管机构予以管制与帮教。
《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对于未成年人实施猥亵儿童行为,仅在其年满十六周岁后才需承担刑事法律责任,涉案者将面临指控构成猥亵儿童罪,并可能因此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该行为发生于公众聚集之处或者公共场所,亦或存在其它严重恶劣情节,则量刑标准将会提高至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然而,在我国《刑法》中,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而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与辨别:
首先,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只要涉及犯罪行为,便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其次,已满十四周岁但尚未达到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在此期间,他们若触犯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八项罪名,则应承担刑事责任。反之,如果所犯之罪并非上述八类,则无需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对于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其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故通常不会给予刑事处罚,而是要求其家长或监护人对其实施严格管教,必要时,政府也可采取收容教养措施。
《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明文指出,尚未年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毋须承担刑事责任,即便他们在生活中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亦无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政府部门有权对这些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进行教育指导,或者将他们送至专门的青少年监管机构接受管束与辅导。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