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案件中,若其衍生成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当前适用的法定刑罚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且需要向受害方支付罚金;而对于情节较为严重的情况,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惩罚,同时还需支付相应罚金以示惩戒。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帮信罪变成诈骗从犯会怎样
若将帮助信息违法行为转换为诈骗罪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可能面临的刑罚包括三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需要缴纳相应罚金。对于此等罪行中的从犯,应当适当减轻或减少其应受的惩罚,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予以释放。无论实际完成与否,只要存在诈骗行为,不论是既遂还是未遂,均可视为构成诈骗罪。未遂作为犯罪形态之一,无疑属于减轻或从轻量刑的法定情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于涉嫌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进而转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案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两种不同的刑事惩罚标准。即,情节较轻者将面临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是管制等附加罚金的严重惩处;而情节较为严重的犯案分子则可能遭受自3年以至7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相应罚金的严厉制裁。此举是为了加强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与公共安全秩序。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