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罪怎么立案

最新修订 | 2024-08-30
浏览10w+
刘斌律师
刘斌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3人
专家导读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网络诽谤罪的立案需满足以下条件:行为人在网络上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且情节严重。法院受理诉讼时,因证据收集难,可请求公安机关协助。公安机关需收集诽谤内容、传播范围及影响等证据,以评估情节严重性。受害者起诉或行为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时,公安机关应依法调查。
网络诽谤罪怎么立案

一、网络诽谤罪怎么立案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关于网络诽谤罪的法律规定,其立案标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行为人必须在互联网上公然对他人进行侮辱捏造事实进行诽谤;

其次,行为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有可能构成犯罪

最后,若受害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由于证据收集困难,人民法院有权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在立案过程中,公安机关应积极收集相关证据,如网络诽谤的具体内容、传播范围以及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等,以便准确判断是否符合“情节严重”的标准。

若证据确凿,且受害者已提出诉讼,公安机关应依法展开调查工作;

反之,若受害者并未提起诉讼,但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及损害国家利益,公安机关亦可依法启动立案程序进行侦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网络诽谤罪不立案怎么处理

倘若能明确判定该诽谤事件已然符合了成立诽谤罪的一系列要素,那么作为受害者的您首先需要确认,究竟是哪一个具体的国家机构有资格来处理这个案件。接下来,在您对相关资讯有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向负责此类事务的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对于那些已被赋予管辖权却未能对该案展开任何处理工作的派出所提出质疑。与此同时,请务必及时搜集并汇总所有相关证据,以便在必要时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切实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关于网络诽谤罪的法律规定,其立案标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行为人必须在互联网上公然对他人进行侮辱或捏造事实进行诽谤;

其次,行为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有可能构成犯罪;

最后,若受害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由于证据收集困难,人民法院有权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在立案过程中,公安机关应积极收集相关证据,如网络诽谤的具体内容、传播范围以及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等,以便准确判断是否符合“情节严重”的标准。

若证据确凿,且受害者已提出诉讼,公安机关应依法展开调查工作;

反之,若受害者并未提起诉讼,但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及损害国家利益,公安机关亦可依法启动立案程序进行侦查。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5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04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网络诽谤罪怎么立案
一键咨询
  • 144****06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8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8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3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2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2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7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2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3****61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6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8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5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4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3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1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名誉毁谤·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沭阳181****857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35****729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8****806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网络诽谤罪立案标准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网络诽谤罪立案标准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10w+浏览
损害赔偿
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条件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条件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br/>一、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br/>(一)网络诽谤罪自诉标准<br/>1.“捏造事实诽谤他人”:<br/>(1)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br/>(2)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br/>(3)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br/>2.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br/>(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br/>(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br/>(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br/>(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br/>(二)网络诽谤罪公诉标准:<br/>诽谤罪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外,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br/>“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七种情形:<br/>1.引发群体性事件的;<br/>2.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br/>3.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br/>4.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br/>5.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br/>6.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br/>7.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br/>二、不构成诽谤罪行为<br/>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br/>1.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br/>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br/>3.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484浏览
网络诽谤案
10w+浏览2024-11-28
网络诽谤罪怎样立案
在互联网环境下,对于诽谤罪的立案调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受害者应当向行政执法部门进行紧急报告,并递交详细的诽谤证据(包括图片、链接等)及其所遭受的损失状况。随后,行政执法部门将对这些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如果他们认为存在犯罪行为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那么便会启动立案程序展开深入的调查工作。然而,诽谤罪的成立通常需要具备严重的情节和恶劣的社会影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口角纷争并不足以构成犯罪。
10w+浏览
损害赔偿
网络诽谤罪的立案要求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网络诽谤罪的立案要求问题解答如下, <br/>一、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br/>(一)网络诽谤罪自诉标准<br/>1.“捏造事实诽谤他人”:<br/>(1)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br/>(2)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br/>(3)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br/>2.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br/>(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br/>(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br/>(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br/>(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br/>(二)网络诽谤罪公诉标准:<br/>诽谤罪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外,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br/>“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七种情形:<br/>1.引发群体性事件的;<br/>2.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br/>3.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br/>4.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br/>5.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br/>6.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br/>7.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br/>二、不构成诽谤罪行为<br/>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br/>1.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br/>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br/>3.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335浏览
网络诽谤罪
10w+浏览2024-10-14
网络诽谤不立案怎么办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网络诽谤不立案怎么办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损害赔偿
网络诽谤罪怎么取证,网络诽谤罪怎么认定,网络诽谤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br/>1、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自己承担举证责任。<br/>2、您需举证的方面有:主体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客体上,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主观方面,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br/>(1)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br/>(2)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br/>(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您进行的;<br/>(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如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br/>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br/>(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br/>(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br/>(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br/>(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br/>(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br/>(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br/>(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386浏览
网络诽谤,诽谤名誉侵权
10w+浏览2023-09-17
网络诽谤罪不好立案吗
网络诽谤罪确立需符合《刑法》二百四十六条条件,即行为公开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且情节严重。证据充分则易确立,不足时公安机关协助可能加大难度。案件确立难度主要取决于证据是否确凿和是否需要警方协助。
10w+浏览
损害赔偿
网络诽谤怎么找诽谤人?
10w+浏览2024-02-20
网络诽谤罪立案收费吗
网络诽谤属于刑事犯罪,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会依法展开调查,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网络诽谤罪指的是恶意个人或组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信息,给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造成严重损害。在我国,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由公安机关负责。
10w+浏览
损害赔偿
网络上造谣诽谤是否构成诽谤罪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网上造谣诋毁能否认定为诽谤罪 通过网络进行造谣捣毁的,能不能认定为诽谤罪,要依据造谣的情节而定,如果符合诽谤罪认定标准的,可以认定诽谤罪。 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 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 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 这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二、网络的内涵与传播特点 网络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或者被歪曲的信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办公、交友联络、表达感情的重要工具。微博、博客、社交网站、视频网站、网络的兴起和应用,更使网络传播成为当今信息传递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但与此同时,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隐秘性也使其成为负面情绪宣泄的主场所。网络充斥着网络空间,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干扰着社会的正确导向,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加强网络防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是建设诚信社会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公民言论自由的有效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根据现有立法,在我国,法律意义上的是指那些虚假并且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的信息。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传播的网络较之传统意义上的有了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网络以网络为媒介,其数字化、超时空、全球性特征使其远远超越传统的人际传播。每一个线上网民都是网络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反馈者和传播者。尤其是在微时代来临后,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就像是一份个人海报。这种突破时空限制的传播方式,使得网络一旦发布,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形成浏览、转发、评价数量的几何式增长。方便快捷的发布方式、数量庞大的信息接收群体,都为网络的传播提供了更便利的载体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传播渠道多,扩散性强。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网络社区、微博、微信、、聊天室、博客、贴吧等众多媒介平台便利了网络的传播,几乎没有任何成本的复制与粘贴方式使得一些网民无意中成为的传播者。大范围的传播强化了的欺骗性,又进一步加剧了接收者的迅速扩散,最终形成“锁链式传播”模式。 迷惑性兼破坏性越来越明显。现阶段,我国网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些人自编自导,刻意制造一些蛊惑人心的,引起社会恐慌;一些人试图利用网络平台谋取利益,将平常小事用性语言无限夸大。一些不负责任的新闻媒体为争夺点击率,不注重核实事实真相,随意传播那些博人眼球的假新闻,肆意制造它的轰动效果,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和稳定。
329浏览
网络诽谤怎么找诽谤人
10w+浏览2024-10-31
律图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网络诽谤罪怎么立案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泰州181****5430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35****630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0****8857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