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以及无期徒刑等刑罚的犯罪分子,在服刑过程中,倘若他们能够严格遵守监狱的相关纪律法规,积极接受教育改造,并确实表现出了诚心悔过的态度,甚至还取得了某些立功表现的话,是有可能获得减刑的机会的。
然而,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即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罪犯来说,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低于原判决刑期的二分之一;
而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而言,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则不得少于十三年。
此外,对于那些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若能严格遵守监狱的相关纪律法规,积极接受教育改造,并确实表现出了诚心悔过的态度,甚至还取得了某些立功表现的话,是有可能获得减刑的机会的;
但若有以下任何一种重大立功表现出现,那么就必须进行减刑处理:
(一)成功阻止他人实施重大犯罪活动的行为;
(二)向司法机关揭发监狱内外的重大犯罪活动,且经过调查核实后确认情况属实的行为;
(三)在科技领域有创新性的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成果的行为;
(四)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舍己为人,英勇救助他人生命的行为;
(五)在抵御自然灾害或排除重大事故时,表现出色,发挥关键作用的行为;
(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其他重大贡献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二、盗窃罪初犯会不会判缓刑
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身为初犯,且系临时起意犯罪,并且积极主动地退还所侵占的财物,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悔罪态度,法官可酌情考量是否适用缓刑制裁。
此外,法律明文规定,对于那些被判处拘役或短期(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较轻刑罚的罪犯,只要其具备相应的法定条件,同样有资格获得缓刑判决。而在符合上述所有前提要求的犯罪分子中,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正在孕期中的女性以及年逾古稀的老年人(即年龄已经达到七十五周岁以上者),更应得到缓刑的特殊关照与优待。
《刑法》第七十二条
【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在引述不同类型的服刑人员能否获得减刑的条件时,首先提出了严格的纪律要求和改造程序,只有那些遵守这些准则并且表现出真诚忏悔和改造决心的犯人才能够享有这一减刑待遇。至于具体的减刑标准,我们发现,无论被判处管制、拘役还是有期徒刑,相应的实际服刑期限都必须达到原始判决的一半以上才行;而对于那些被判为无期徒刑的罪犯来说,实际执行的服刑期限不得低于13年。 另外,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某些服刑人员展现出一些出色的个人行为,例如成功地制止了重大犯罪活动、揭示他人犯罪事实、进行科技创新造福社会、英勇救人、参加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灾工作或者为社会做出了其他重大贡献等等,他们将被明确赋予减刑资格。通过这样一系列详实明确的规定,国家希望鼓励所有的罪犯积极接受改造,争取早日重返社会。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