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内容

最新修订 | 2024-09-10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内容有:1、混淆行为。2、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产地等所作的引人误解的不实宣传。3、商业贿赂。4、侵犯商业秘密。5、低价倾销。6、不正当有奖销售。7、诋毁商誉。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内容

一、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内容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内容有:

1、混淆行为。混淆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以种种不实手法对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作虚假表示、说明或承诺,或不当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成果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使用户或者消费者产生误解,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同业竞争者的利益或者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2、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产地等所作的引人误解的不实宣传。

3、商业贿赂。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或者其他能影响交易的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行为。

4、侵犯商业秘密。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5、低价倾销。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6、不正当有奖销售。不正当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以提供奖励(包括金钱、实物、附加服务等)为名,实际上采取欺骗或者其他不当手段损害用户、消费者的利益,或者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7、诋毁商誉。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从而削弱其竞争力的行为。商誉是社会公众对市场经营主体名誉的综合性积极评价。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国务院建立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决定反不正当竞争重大政策,协调处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重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四)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六)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七)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八)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

禁止合营者实施任何形式的财物赠送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法来企图腐蚀交易相对方的雇员、被委托负责相关事项的机构或个人,以及借用自身权力或者影响力来影响交易决策的机构或个人,以此获取商业合作机会或者增强竞争能力。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以及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7k字,预估阅读时间9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49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内容
一键咨询
  • 145****23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0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2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3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6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3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0****43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5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7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8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8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0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6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8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4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反不正当竞争·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徐州134****178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6****844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1****659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有什么内容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内容有:1、混淆行为。2、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产地等所作的引人误解的不实宣传。3、商业贿赂。4、侵犯商业秘密。5、低价倾销。6、不正当有奖销售。7、诋毁商誉。
10w+浏览
涉外专长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内容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内容有:1、混淆行为。2、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产地等所作的引人误解的不实宣传。3、商业贿赂。4、侵犯商业秘密。5、低价倾销。6、不正当有奖销售。7、诋毁商誉。
33浏览 2025-01-07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10w+浏览2024-11-17
反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内容是什么?
司法解释相关内容。第六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1、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2、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10w+浏览
涉外专长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内容阐述? 禁止财物赠送等不正当手段 禁止合营者通过财物赠送等不正当手段腐蚀交易相对方人员,或利用权力影响交易决策,以获取商业机会或增强竞争力。
33浏览 2024-04-01
我的亲戚开了一家公司,现在又有一家同类型的公司开业,但对方经常使小手段,请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竞争包括的内容
[律师回复] 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br/>第六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br/>(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br/>(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br/>(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br/>(四)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br/>第七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下列单位或者个人,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br/>(一)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br/>(二)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br/>(三)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br/>经营者在交易活动中,可以以明示方式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或者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经营者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的,应当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也应当如实入账。<br/>经营者的工作人员进行贿赂的,应当认定为经营者的行为;但是,经营者有证据证明该工作人员的行为与为经营者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无关的除外。<br/>第八条 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br/>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br/>第九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br/>(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br/>(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br/>(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br/>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员工、前员工或者其他单位、个人实施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仍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br/>本法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br/>第十条 经营者进行有奖销售不得存在下列情形:<br/>(一)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br/>(二)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br/>(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万元。<br/>第十一条 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br/>第十二条 经营者利用网络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本法的各项规定。<br/>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下列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br/>(一)未经其他经营者同意,在其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中,插入链接、强制进行目标跳转;<br/>(二)误导、欺骗、强迫用户修改、关闭、卸载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br/>(三)恶意对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实施不兼容;<br/>(四)其他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上述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竞争的内容。
328浏览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10w+浏览2024-10-23
反不正当竞争的概念是什么?
在很早就出现了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不正当竞争通俗来讲就是违反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以及道德的竞争,而反不正当竞争就是反对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从而避免这样的行为出现,建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10w+浏览
知识产权
反不正当竞争可以判刑吗
在某些极端状况下,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可能会触及到刑事处罚的红线。例如,采用商业贿赂以及商业机密侵权等不当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倘若由此引发了巨额经济损失或是其他严重情节,那么这些涉事人员将必须负担起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这样的刑事惩罚旨在严惩那些严重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确保形成一个公平合理且公正的商业运营环境。
0浏览 2024-09-25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竞争行为
10w+浏览2024-11-24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有哪些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内容有:1、混淆行为。2、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产地等所作的引人误解的不实宣传。3、商业贿赂。4、侵犯商业秘密。5、低价倾销。6、不正当有奖销售。7、诋毁商誉。
10w+浏览
涉外专长
不正当竞争的内容有哪些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以及其他有关市场参与者采取违反公平、诚实信用等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去争取交易机会或者破坏他人的竞争优势,损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47浏览 2024-09-08
我们公司最近在市场上发现了许多冒名顶替我们公司的商贸,请问反不正当竞争法2017的内容是什么
[律师回复]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给予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br/>一、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被侵害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r/>二、经营者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r/>三、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br/>四、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的,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销售质次价高商品或者滥收费用的,监督检查部应当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br/>五、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广告的经营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专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 <br/>六、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br/>七、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有奖销售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br/>八、投标者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的,其中标无效。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br/>九、经营者有违反被责令暂停销售,不得转移、隐匿、销毁与不正当竞争行污有关的财物的行为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被销售、转移、隐匿、销毁财物的价款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br/>十、当事人对监督检查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主管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r/>十<br/>一、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或者限制商品在地区之间正常流通的,由上级机关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同级或者上级机关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销售质次价高商品或者滥收费用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br/>十<br/>二、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br/>十<br/>三、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明知有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经营者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6浏览
反不正当竞争竞争法
10w+浏览2024-11-19
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区别
1、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内容上看,反垄断法律关系的主体有依法自由参与竞争并抗拒垄断的权利和不从事垄断行为的义务。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关系的主体则有依法从事正当竞争、抵制不正当竞争的权利和不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义务。
10w+浏览
涉外专长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对象为狭义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行政性垄断及限制竞争行为。
14浏览 2024-09-29
反正不正当竞争
10w+浏览2024-11-18
律图 > 法律知识 > 涉外专长 > 反不正当竞争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内容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镇江135****4152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56****963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1****8159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