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诬告陷害罪如何取证
必须出于主观故意。在客观要件方面,必须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告发方式多种多样,如口头的、书面的、署名的、匿名的、直接的、间接的等等。
《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关于诉诸于诽谤行为的惩戒措施:
首先,当行为者通过捏造不实言论,进行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且情节达到严重程度时,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期限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是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
其次,如果行为者捏造事实,意图陷害他人,试图让他人遭受刑事追责或面临治安管理处罚,那么公安机关将依法对其处以五日以下的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若情节较为严重,则可能被处以五日以上至十日以下的拘留,同时还可附加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必须具备故意的主观意图。至于客观构成要素,则要求行为人必须向国家公权力机构或相关单位揭露事实真相,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创造条件,以促使司法主管部门启动法律程序进行责任追究的机制。在此过程中,告发的形式丰富多彩,既包括口头陈述、书面文字、署名举报以及匿名检举等直接形式,也涵盖了间接途径如匿名举报、匿名投诉等方式。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