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驾取保候审期间再次酒驾如何定罪
关于酒驾取保候审期间再次酒驾如何定罪的法律解读
在醉酒驾车行为被吊销驾照后,再次饮酒并驾车上路,将会承担双重法律责任。
其次,由于未能取得驾驶资格而构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两种违法行为合二为一,可能导致当事人需承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重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取保候审是由哪个部门决定的
关于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力机关可以涵盖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这几个方面。
在这些机构对于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之一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具有执行取保候审的权力:
第二种情况是可能会受到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但是通过实施取保候审,并不会引起社会的潜在风险;
最后一种情况是指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以及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罪犯,同样地,实施取保候审也不会导致社会的潜在风险。
然而,取保候审的执行权仍然属于公安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三、酒驾取保候审不归案如何量刑
此问涉及刑事法律领域。关于取保候审,它乃刑事诉讼程序中实施的一项严厉强制措施,如果当事人未能按时归案,将可能引发严重的后续问题。在裁决量刑轻重时,法院会全面权衡各种要素,包括犯罪行为的实情、情节恶劣程度、所带来的社会危害以及被告人家人自我悔过的诚意等等。至于具体的量刑准则,皆由我国严谨的刑法予以明确规定。通常情况下,酒后驾车者若在取保候审期间未按期归案,便构成了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行为,有可能导致其取保候审资格被取消,并采取更为严格的强制措施。此外,这种行为还可能被视为一种逃避法律责任的表现,进而加重对被告人家属的量刑处罚。因此,我们强烈建议您寻求专业律师的意见,以获取更为精准且详尽的法律建议。
在醉酒驾车行为被吊销驾照后,再次饮酒并驾车上路,将会承担双重法律责任。将因再次醉酒驾车而面临严厉的刑事指控——醉酒驾驶罪;由于未能取得驾驶资格而构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两种违法行为合二为一,可能导致当事人需承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重法律后果。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