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撤销权除斥期间一般多久生效
撤销权的除斥期间通常是一年,从债权人能够知晓或者理应知晓撤销事由的那一天开始计算。不过,要是从债务人的行为发生算起,五年之内都没去行使撤销权的话,那这个撤销权就消失。在除斥期间内,债权人一定要赶紧把撤销权给用起来,要是没使用,这权利就没。比如说,甲在2020年1月1日做了一件损害债权人乙利益的事儿,乙在2021年1月1日才得知这个事儿,那乙就得在2022年1月1日之前把撤销权给使出来。要是乙一直都没去使这个权,等到2025年1月1日的时候,他的撤销权就没。这个除斥期间可是不变的,跟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那些规定可不一样,它就这么固定着,不会变来变去的。
二、撤销权除斥期间有哪些法定中断情形
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不存在法定中断情形。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与诉讼时效不同,除斥期间旨在维持已经存在的法律关系,期间一旦届满,实体权利消灭。
而中断是诉讼时效的概念,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但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不会因任何事由而中断,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期间。比如《民法典》规定,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等。
三、撤销权除斥期间有哪些法定的特殊情形
撤销权除斥期间的法定特殊情形主要有:
1.重大误解: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形。
2.受胁迫: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这里强调自胁迫行为终止而非知道受胁迫时起算。
3.显失公平、欺诈: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此外,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也消灭,此为统一的最长除斥期间规定。
当探讨撤销权除斥期间一般多久生效时,这只是整个法律环节的一部分。实际上,除了明确除斥期间的生效时长,后续还有一些重要问题。比如,在撤销权除斥期间届满后,若当事人还想行使撤销权会面临怎样的法律后果。而且,在不同类型的合同或法律关系中,除斥期间的具体规定可能存在差异。要是你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与撤销权除斥期间相关的问题,像生效时间在具体情形中的认定,以及后续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等还有疑问,那就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