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赠可以撤销吗
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遗赠是可以被撤销的。
遗赠人拥有一种特别的权利,那就是任意撤销权。
通俗来讲,就是在把遗赠的财产权利转移出去之前,遗赠人随时都可以把这个遗赠给撤销掉。
不过,这里有个需要注意的点,如果遗赠附带了一些义务,要是遗赠人撤销遗赠的行为会对受遗赠人的利益造成损害,那这个撤销权就会受到限制。
遗赠的法定撤销情况主要有这么几种。
比如说受遗赠人对遗赠人或者遗赠人的近亲属进行了严重的侵害;或者受遗赠人明明对遗赠人有扶养的义务,却没有去履行;再或者受遗赠人伪造、篡改甚至销毁了遗嘱,而且情节还很严重。
要是正好符合上面所说的这些可以撤销的情形,那么遗赠人或者他的继承人就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这个遗赠。
这里要具体的法律程序以及要求,可能会因为地区的不同以及具体的情况而有所差别。
所以,在处理遗赠相关的事情时,一定要了解清楚当地的法律规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二、遗赠撤销有哪些法定的程序
遗赠撤销在法律上没有专门特定的法定程序。遗赠是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个人财产的一部或全部于死后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行为。
从法律原理看,遗赠人在生前随时可以通过明示或默示的方式撤销遗赠。明示方式就是以明确的意思表示,比如重新立下遗嘱,声明撤销之前的遗赠内容;或者以书面文件,清晰表达撤销某遗赠的意愿。
默示方式主要体现在实际行为上。若遗赠人将遗赠的财产进行了处分,如将遗赠的房产卖掉,这在法律上可视为默示撤销遗赠。因为此时遗赠的标的物已不存在,客观上无法再履行该遗赠。
但需要注意的是,遗赠人撤销遗赠应当是在意识清晰、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进行,否则撤销行为可能存在效力争议。
三、遗赠公证后还能够撤销吗
遗赠公证后可以撤销。遗赠是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个人财产的一部或全部于死后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法律行为。
根据法律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也就是说,即便遗赠已经经过公证,遗赠人仍有权通过一定方式撤销。可以重新订立一份新的遗嘱,明确表示撤销之前经过公证的遗赠;也可以实施与原遗赠内容相冲突的行为,例如将遗赠财产进行处分(出售、赠与他人等)。不过,为避免纠纷,最好以书面等明确方式作出撤销的意思表示,并妥善保存相关证据。
在探讨遗赠可以撤销吗这一问题时,我们知道遗赠人是有撤销权的。但除此之外,还有相关要点需要关注。比如遗赠撤销后,若受遗赠人基于对遗赠的信赖已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产生了相应损失,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处理?另外,遗赠撤销的方式有多种,不同方式在法律程序和证据要求上有何差异?这些复杂的情况可能让您感到迷茫。要是您对遗赠撤销后的损失处理、撤销方式等相关法律问题还有疑问,别烦恼,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