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签合同没交社保怎么仲裁
如果遇到没签合同且没交社保的情况,可按以下步骤申请劳动仲裁:
首先,收集证据。比如工资支付记录(银行流水明细)、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材料。
其次,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申请书中需明确写明仲裁请求,包括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从用工第二个月起至满一年最多11个月)、补缴社保等。
然后,仲裁委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双方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
最后,仲裁委根据审理情况作出裁决。若对裁决结果不服,还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需注意,申请仲裁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没签合同没上保险怎么赔偿的
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且未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可获得相应赔偿。
关于未签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最多支付11个月。
对于未缴纳保险,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缴。若因未缴纳社保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而遭受损失的,比如无法报销的医疗费用等,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注意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等。
三、没签合同没有社保怎么去证明
在没签合同且没有社保的情况下,可通过以下方式证明劳动关系:
工作相关证据:
工作证、服务证等证件: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考勤记录:包括电子考勤记录、纸质考勤表等,能反映劳动者的出勤情况。
工作记录:如工作任务安排、工作成果交付记录等,可证明劳动者实际参与了工作。
工资支付证据:
银行工资发放记录:银行转账明细能清晰显示工资支付情况及支付主体。
工资条:若有工资条,能证明工资构成及发放情况。
证人证言:同事的证言,证明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的事实。
此外,劳动者还可通过与用人单位负责人的通话录音、聊天记录等,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及相关工作情况。收集好证据后,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探讨没签合同没交社保怎么仲裁这一问题时,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比如仲裁过程中,如何收集能有力支撑自身诉求的证据,像工作证、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这些对于成功维权至关重要。另外,仲裁胜诉后,若公司拒不执行赔偿,又该通过何种法律途径保障自身权益。倘若你在没签合同没交社保申请仲裁方面,对证据收集、后续执行等环节存在疑问,不必烦恼。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助力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