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样的案子可以到检察院
一般来说,以下几类案子可以到检察院:
①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例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等行为。
②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案件,像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等情况。
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像非法拘禁等。
④其他需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
这些案子到检察院后,检察院会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审查起诉等相关工作,以确保司法的公正和合法。
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起着重要的监督和追诉作用,保障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什么样的案子不适合取保候审
以下几种案子通常不适合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
此类案件罪行相对较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较大的社会危险性,不宜轻易准予取保候审,以免其逃避刑事追究。
2.犯罪情节严重的案件。
比如暴力犯罪、多发性犯罪等,这些犯罪行为性质恶劣,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较大危害,通常不会被准予取保候审。
3.累犯或有其他前科劣迹的案件。
累犯再次犯罪,表明其主观恶性较大,有较高的再犯可能性,一般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
4.其他不宜取保候审的情形。
例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身份不明的等情况,也不宜适用取保候审。
三、什么样的案子取保候审后还要监视居住
以下几种案子取保候审后可能还要监视居住:
其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虽被取保候审,但存在可能实施新的犯罪行为的情形,为防止其社会危险性的扩大,会决定监视居住。
比如,在一些涉及经济犯罪或有前科的案件中,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仍有再次作案的迹象,就可能转为监视居住。
其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案子,即便已经取保候审,鉴于其潜在的危险程度,也会采取监视居住措施。
例如,在涉及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案件中,确保嫌疑人处于监管之下以维护社会安全至关重要。
其三,经办案机关评估,取保候审不足以防止发生妨害诉讼活动的行为,如干扰证人作证、毁灭证据等,这种情况下也会决定监视居住,以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当探讨什么样的案子可以到检察院时,这里面有诸多要点。除了常见的刑事案件达到一定标准会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民事、行政诉讼中存在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等情形,当事人可以申请检察院进行监督。而且,涉及公益诉讼的案子,检察院作为法定主体可提起诉讼。要是您正面临案件是否会到检察院的疑惑,或者对到检察院之后的流程、案件处理方式等还有不解之处,别再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