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事故怎么判定责任划分
医疗事故责任划分主要依据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等因素。
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主要责任是医疗过失行为起主要作用,导致损害后果的发生。次要责任即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对损害后果的发生有一定影响。轻微责任是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对损害后果的发生影响较小。
判定时需综合考虑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以及医疗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由专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以明确责任划分。
二、医疗事故责任划分后赔偿法律依据是啥
医疗事故责任划分后赔偿的主要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其明确了医疗损害责任的过错归责原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则对医疗事故赔偿项目及标准作出具体规定。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计算标准根据不同项目有详细规定,如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最终赔偿金额根据医疗事故等级、责任程度等因素确定。
三、医疗事故责任划分后赔偿如何确定
医疗事故赔偿确定需遵循法定步骤和项目标准。
首先,要明确赔偿项目,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其次,根据责任划分比例确定赔偿数额。若医疗机构负完全责任,应承担全部损失赔偿;主要责任一般承担60%90%;同等责任各承担50%;次要责任承担20%40%;轻微责任承担比例不超过10%。
最后,计算具体赔偿金额时,各项目有不同计算方式,如医疗费按实际发生计算,误工费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等。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和当地标准精确核算。
当探讨医疗事故怎么判定责任划分时,除了判定本身,还涉及诸多与之紧密相关的后续问题。比如,确定责任划分后,患者能获得怎样的赔偿,赔偿的项目包含医疗费、误工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具体数额需依据责任比例和实际损失等来计算。再者,若对责任划分结果存在异议,患者及其家属可通过何种途径进行申诉,比如申请再次鉴定等。如果您在医疗事故责任划分、赔偿计算、申诉途径等方面还有疑问,别让困惑困扰自己,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