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仲裁后公司没钱给如何处置
劳动仲裁后公司没钱支付,劳动者可采取多途径维护权益。
1.申请强制执行:仲裁裁决生效公司未履行,劳动者向法院申请,法院会核查公司名下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财产并查封、扣押、冻结。
2.关注执行情况:若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或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劳动者发现公司有可供执行财产时,随时可申请恢复执行。
3.追究股东责任:若公司股东存在未足额出资、抽逃出资等情形,劳动者可要求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4.执行到期债权:关注公司是否有到期债权,若有可申请法院执行该到期债权。
二、劳动仲裁后公司无钱支付可采取哪些法律手段
劳动仲裁后公司无钱支付,可采取以下法律手段:
首先,在仲裁生效后,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查询公司名下的房产、车辆、存款等财产,并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
若公司存在未足额出资的股东,可申请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要求其在未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
若公司恶意转移财产逃避执行,可通过诉讼撤销其转移财产的行为。
若公司确实资不抵债,达到破产条件,可申请公司破产清算,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等在破产财产中优先受偿。在整个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法院提供公司财产线索,以保障自身权益实现。
三、劳动仲裁公司没钱给能否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若公司没钱支付,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受理后,会对公司财产进行全面调查,包括银行存款、不动产、车辆等。
即便公司当下没钱,若发现有其他可供执行财产,法院会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措施变现偿债。若公司确实暂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能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无需再履行义务,一旦发现公司有新的财产线索,劳动者可随时申请恢复执行。此外,若公司股东存在未足额出资、抽逃出资等情形,劳动者还可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要求其在未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
当我们探讨劳动仲裁后公司没钱给如何处置时,其实背后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情况。一方面,如果公司确实资金困难但有固定资产,劳动者可通过法律程序申请对公司的固定资产进行查封、拍卖,以实现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若公司是恶意转移资产导致没钱支付,劳动者可收集相关证据,通过法律手段要求公司股东承担相应责任。在劳动维权的道路上,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充满挑战。你是否也面临着劳动仲裁后执行难的困扰呢?要是你对公司资产追查、股东责任承担等相关问题存在疑惑,别再纠结,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人士会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