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证据造假会面临什么处罚
民事案件中证据造假后果严重。其一,造假被查,造假方会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其主张难获法院认可。其二,依《民事诉讼法》,法院可依情节轻重罚款、拘留,罚款最多十万,拘留最长十五天。若以暴力等手段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等且情节严重,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更严重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总之,证据造假违反法律,千万别做。
二、刑事案件证据造假应承担何种法律后果
刑事案件证据造假需承担严重法律后果,不同主体承担后果不同:
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在刑事诉讼中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构成伪证罪。依据《刑法》第305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构成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按照《刑法》第306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他人员: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构成妨害作证罪;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均会受到相应刑事处罚。
三、民事案件证人作伪证会受到何种法律制裁
在民事案件中,证人作伪证将受到相应法律制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可根据情节轻重,对作伪证的证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通常,罚款金额方面,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若证人作伪证情节严重,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妨害作证罪等罪名,面临刑事处罚。比如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探讨案件证据造假会面临什么处罚时,我们了解到其后果十分严重。除了要承担法律责任外,还会对司法公正造成极大破坏。证据造假可能导致虚假诉讼得逞,使无辜者遭受损失。若涉及刑事犯罪,造假者将面临刑事处罚,如有期徒刑、拘役等。而且在民事领域,造假方可能需承担赔偿责任,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你是否对证据造假的法律后果还有更多疑问呢?比如如何识别虚假证据、发现证据造假后该如何维权等。如果有,别错过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帮你厘清法律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