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撤销权过了5年还能行使吗
撤销权的行使期间一般有两种。如果是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以及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其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如果是债权人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所以,如果是债权人撤销权,过了5年通常不能行使了。
二、过了5年撤销权丧失后能否再主张权益
根据《民法典》规定,一般情况下,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撤销权消灭后不能再以行使撤销权的方式主张权益。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能主张权益。若权益受损是因合同等行为导致,即使撤销权丧失,仍可依据合同约定或其他法律规定主张权益。比如合同一方未依约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若存在侵权行为,可按侵权责任编的规定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等。具体需结合实际的法律关系和案件事实来确定合适的维权途径。
三、超过5年撤销权丧失后还有其他救济途径吗
撤销权通常适用除斥期间,一般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等情形行使,最长不超过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期间经过撤销权消灭。不过,撤销权丧失后仍可能有其他救济途径。
若基于合同产生撤销权,可考虑违约责任。若对方有违约行为,可依据《民法典》合同编规定,要求其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若涉及侵权,在符合侵权构成要件时,可按侵权责任编规定,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责任。
总之,要结合具体法律关系和事实,分析是否存在其他权利主张,通过不同法律制度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探讨撤销权过了5年还能行使吗这个问题时,我们知道法律规定通常过了5年一般不能行使撤销权了,但还有些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值得关注。比如撤销权在这5年期间内是否存在中断、中止的情形。若在这期间有法定的中断或中止事由,可能会对撤销权的行使产生影响。另外,当撤销权因5年期限经过消灭后,当事人是否还有其他救济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也是大家可能关心的。如果您对撤销权的行使期限细节、中断中止情况或者其他相关法律问题存在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您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