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后不让辞职怎么赔偿
工伤后单位不让辞职并不影响赔偿。首先,需认定工伤,按流程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后,赔偿项目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若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标准依伤残等级而定。伤残津贴在职工因工伤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时,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支付,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单位不让辞职不影响赔偿权益,若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解决,要求单位依法支付各项赔偿。注意要在规定时效内主张权利,避免权益受损。
二、工伤后单位阻拦辞职该如何依法获赔
工伤后单位阻拦辞职,劳动者可依法按以下步骤获赔:首先,及时申请工伤认定,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劳动者自己也能向社保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认定工伤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若单位阻拦辞职,不影响劳动者权益主张。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到期即可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单位。
依据鉴定结果,要求单位支付相应工伤保险待遇。若单位已缴纳工伤保险,部分赔偿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未缴纳,全部赔偿由单位承担。若单位拒绝赔偿,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工伤后单位阻止辞职该获哪些法律赔偿
工伤后单位阻止辞职,员工可依法维权并获得相应赔偿。
若员工工伤已认定且劳动能力鉴定后存在伤残等级,员工有解除劳动关系的权利。单位阻止辞职,员工可书面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关系。
赔偿方面:一是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标准按当地规定,依伤残等级确定。二是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般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保则由单位承担)。
此外,单位阻止辞职导致员工无法正常就业产生经济损失,员工能主张赔偿实际损失。员工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向法院起诉。
在探讨工伤后辞职怎么赔偿这个问题时,除了了解基本的赔偿情况,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比如,工伤赔偿款的支付时间,一般来说,部分赔偿会由用人单位支付,部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支付时间和流程可能因地区而异。另外,若辞职后发现工伤有新的病情变化,是否还能继续申请赔偿也是很多人关心的。这些情况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赔偿结果。如果你在工伤后辞职赔偿的问题上,对赔偿款项的计算、支付流程以及后续可能出现的情况还有疑问,不要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