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况下可以通过仲裁解决纠纷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常用办法,在平等主体间的合同和财产权益纠纷中适用。
双方得自愿签有效的仲裁协议,确定把特定纠纷交特定仲裁机构,像合同设仲裁条款或纠纷后签协议。
不是所有纠纷都能仲裁,像婚姻、收养等纠纷,还有行政争议就不行。
劳动争议与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有专门仲裁程序,分别用劳动仲裁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有协议且纠纷可仲裁,就能用仲裁解决。
二、仲裁解决纠纷后不服裁决能否走法律诉讼
一般情况下,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但存在例外情形,若当事人能证明仲裁裁决有法定可撤销情形,比如没有仲裁协议、仲裁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范围或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仲裁庭组成或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等,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仲裁解决纠纷后能否再提起法律诉讼
一般情况下,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是为了保障仲裁的权威性和效率。
但存在特殊情形,若当事人能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没有仲裁协议;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裁决被法院撤销后,当事人可就该纠纷向法院起诉。
当我们探讨什么情况下通过仲裁解决纠纷时,除了常规的合同纠纷等情形,还涉及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在知识产权纠纷里,当权利人发现侵权行为,双方对于赔偿金额等存在争议时,也可通过仲裁高效解决。另外,国际贸易中,由于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和商业习惯,仲裁成为了很多企业选择解决纠纷的途径。仲裁具有专业性、保密性和高效性等优势。如果你在商业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遇到纠纷,不确定是否适用仲裁,或者对仲裁流程等有疑问,别让困惑困扰你。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