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恶意诉讼如何追究责任
恶意诉讼是当事人故意以无事实依据和正当理由的诉讼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被侵权人可多途径追究恶意诉讼者责任。
1.程序方面,受损害方可以向法院申请,要求恶意诉讼方赔偿因诉讼产生的合理费用,像律师费、差旅费等。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被侵权人因应对恶意诉讼产生的经济损失。
2.实体方面,若恶意诉讼行为造成他人名誉、财产等损害,被侵权人可另行起诉主张侵权损害赔偿,进一步维护自身权益。
3.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如涉嫌虚假诉讼罪,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院也会根据情节轻重对恶意诉讼者罚款、拘留。
建议被侵权人遇到恶意诉讼及时收集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权,遏制恶意诉讼行为。
二、恶意诉讼造成损失该如何获赔偿
若遭遇恶意诉讼并造成损失,可按以下步骤获赔偿:
首先,收集证据,包括对方恶意诉讼的相关材料,如起诉书、庭审记录等,以及自身因该诉讼遭受损失的证据,像误工证明、费用票据等,以证明对方存在主观恶意、实施了恶意诉讼行为且给自己带来损失,二者有因果关系。
然后,在原恶意诉讼案件中,若已进入审理阶段,可提出反诉要求赔偿;若案件已终结,可另行起诉恶意诉讼行为人。
最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等相关规定,主张赔偿范围涵盖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法院审理认定恶意诉讼成立后,会依法判决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三、恶意诉讼被驳回后还能追究哪些责任
恶意诉讼被驳回后,可追究的责任主要有以下两类:
民事责任:恶意诉讼行为构成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受损方有权依据《民法典》主张侵权责任。要求恶意诉讼方赔偿因诉讼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如律师费、差旅费、误工费等;还可要求其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若恶意诉讼行为给当事人造成严重精神痛苦。
刑事责任:若恶意诉讼情节严重,可能触犯《刑法》中的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外,若在恶意诉讼过程中有伪造证据等行为,也可能涉嫌其他犯罪。
当我们探讨恶意诉讼追究责任这一问题时,其背后还有诸多相关要点值得关注。除了恶意诉讼者需承担的法律责任本身,恶意诉讼还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破坏司法秩序。并且,对于被恶意诉讼牵连的当事人,可能会遭受名誉损害、经济损失等。例如,当事人为应对恶意诉讼而支付的律师费、误工费等。你是否遇到过类似恶意诉讼的困扰呢?如果对于恶意诉讼责任的认定标准、赔偿范围以及后续的法律程序等问题存在疑问,别再迷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