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人打伤后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
1.被人打伤后伤残鉴定的两类标准分别适用于不同情形。《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用于除职工工伤外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如交通事故、故意伤害等;《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用于涉及刑事犯罪的情况,确定是否构成犯罪及量刑。
2.《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将伤残划分为十个等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综合考虑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医疗护理依赖程度以及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分为重伤、轻伤、轻微伤三等,重伤和轻伤又各分两级,依据伤病结合原则,综合原发性损伤及并发症、后遗症等后果判断。
3.建议当事人在被打伤后,及时了解适用的鉴定标准。若涉及民事赔偿,按《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进行鉴定,维护自身民事权益;若可能涉及刑事犯罪,配合司法机关按《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鉴定,推动案件依法处理。
二、被人打伤后伤残鉴定结果影响法律赔偿吗
被人打伤后,伤残鉴定结果对法律赔偿有重大影响。
从民事赔偿角度,伤残鉴定是确定赔偿数额的关键依据。依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侵权人需对受害人进行民事赔偿。伤残鉴定可确定伤残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赔偿标准,如残疾赔偿金,会根据伤残等级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此外,还会影响误工费、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赔偿项目的数额。
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角度,若构成轻伤以上,加害人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受害人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伤残鉴定结果同样会影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赔偿数额认定。
三、被人打伤后申请伤残鉴定的法律流程是怎样的
被人打伤后申请伤残鉴定,可按以下流程进行。
首先,报案与就医。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保存好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诊疗资料,这是鉴定的重要依据。
其次,委托鉴定。若案件已进入刑事程序,可由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去委托鉴定机构;若是民事赔偿纠纷,伤者可自行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也可在起诉后由法院指定。
然后,提交材料与鉴定。向鉴定机构提交相关材料,包括身份证明、病历资料、影像学资料等。鉴定机构会安排时间对伤者进行检查,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等标准作出鉴定。
最后,获取鉴定报告。鉴定完成后,伤者可获取书面鉴定报告,该报告可作为追究对方刑事或民事责任的关键证据。
当探讨人被打伤后伤残标准是什么时,除了明确伤残标准本身,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了解。比如,确定伤残等级后,伤者可依据此标准向责任人索要相应的赔偿,赔偿范围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而且在不同的案件类型中,伤残鉴定的程序和机构可能会有所不同,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鉴定要求存在差异。若您曾遭遇被人打伤的情况,对伤残鉴定的流程、赔偿的具体计算方式等问题存在疑惑,别让困惑困扰自己。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