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协议和判决书哪个法律效力大一点
1.协议乃双方或多方自愿订立之约定,多在平等协商后签立,其法律效力受内容合法性及真实意思表示等左右。若内容合法且双方自愿履行,便具法律约束力。
2.判决书乃法院依法律规定及案件事实作出之具法律效力之裁判文书,拥有强制执行力。一旦生效,当事人须按判决内容履行义务,不然对方可申请强制执行。
3.通常而言,判决书法律效力大于协议。因其由国家司法机关作出,权威性和强制力更高。但若协议内容与判决书冲突,以判决书为准;若判决书确认协议效力,那协议亦具相应法律效力。
二、协议与判决书冲突时法律优先认可哪个
一般情况下,判决书优先于协议被法律认可。
判决书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的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司法文书。一旦生效,就具有既判力和执行力,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更改。
而协议通常是平等主体之间基于意思自治达成的约定。当协议内容与判决书冲突时,意味着协议内容可能违反了生效判决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法律层面看,为维护司法裁判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应以判决书为准。例如,在财产分割纠纷中,法院判决书确定了财产归属,即便此前双方有相关分配协议与之不同,也应以判决书来执行。
三、协议与判决书在执行上效力差异大吗
协议与判决书在执行效力上差异较大。
协议通常指双方或多方自愿达成的约定,其本身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若一方不履行协议内容,另一方只能通过协商、调解或向法院起诉等方式解决。只有当获得法院生效裁判后,才可借助司法力量强制违约方履行。
判决书是法院经过审理后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一旦生效,便具有强制执行力。若义务人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权利人可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等多种措施,以保障判决得以执行。所以,从执行效力角度看,判决书明显强于协议。
在探讨协议和判决书哪个法律效力大一点这个问题时,我们知道判决书是司法机关依法作出的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文书。而协议一般是双方自愿达成的约定。通常情况下,生效的判决书法律效力更强。因为它是经过法定程序,由权威司法机构认定事实后作出的决定。但协议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也具有法律效力。比如在合同纠纷中,判决书能直接决定权利义务归属,而协议若经司法确认同样具有强制执行力。要是你对协议和判决书的法律效力、适用场景等还有更多疑问,想进一步深入了解二者区别及在具体情形中的应用,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