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犯罪对象属于绝对确定死刑的
在中国刑法中,绝对确定死刑的犯罪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劫持航空器而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条,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犯绑架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设置绝对确定死刑是基于这些犯罪行为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但随着司法理念的发展,对死刑适用更为谨慎,绝对确定死刑的规定也在不断反思与调整中。
二、绝对确定死刑的犯罪对象认定标准有哪些
我国刑法中没有绝对确定适用死刑的犯罪对象认定标准,但有绝对确定死刑的法定情形。如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绑架杀害被绑架人或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其重伤、死亡的。
从犯罪对象角度,主要考虑犯罪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行为针对多人生命、重大公共安全、特定保护群体(如儿童、孕妇、老人)等,且手段极其残忍、后果极其严重、影响极其恶劣时,在量刑上可能考虑适用死刑。同时,犯罪主体有一些排除情况,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三、绝对确定死刑适用于哪些具体犯罪情形
绝对确定死刑指在特定犯罪情形下,法律规定必须判处死刑。在我国,目前有极少罪名存在绝对确定死刑的规定:
1.劫持航空器罪:根据《刑法》,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2.绑架罪:犯绑架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不过,我国贯彻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司法实践中,即便符合上述绝对确定死刑的情形,法院也会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审慎作出判决。
当探讨哪些犯罪对象绝对确定死刑这一问题时,除了已了解的情形,还有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比如,对于适用绝对确定死刑的罪名,其犯罪情节的界定和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有些罪名虽然规定了绝对确定死刑,但在具体案件中,证据的收集和情节的判断会影响最终是否判处死刑。而且,绝对确定死刑的适用也与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密切相关,随着时代变迁,其适用范围和条件也可能有所调整。你是否对犯罪对象适用绝对确定死刑后的复核程序等方面存在疑问呢?如果对于绝对确定死刑的罪名细节、量刑依据等还有困惑,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您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