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房强拆是不是应该给点补偿
危房强拆是否应给予补偿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危房强拆是因公共利益需要,且遵循法定程序进行,一般应给予适当补偿。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等。
但如果是未经法定程序,相关部门擅自强拆危房,这种行为违法,被拆迁人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若房屋确实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经合法程序认定后进行拆除,通常也会基于公平合理原则给予一定补偿。关键在于强拆行为是否合法合规,以及是否遵循了相应的补偿安置程序。被拆迁人遇到此类情况,要及时收集证据,通过协商、复议或诉讼等方式争取合理补偿。
二、危房强拆未补偿,被拆人能否依法索赔
危房强拆未补偿,被拆人通常能依法索赔。
首先,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相关规定,即便房屋为危房需拆除,也应遵循法定程序并给予被拆迁人合理补偿。若行政机关未按程序操作且未补偿就强拆,属于违法行为。
被拆人可通过以下途径索赔:一是申请行政复议,依据《行政复议法》,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要求确认强拆行为违法并给予补偿。二是提起行政诉讼,按照《行政诉讼法》,可在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起诉,请求法院判决强拆违法并判决给予赔偿。索赔范围包括房屋价值损失、室内物品损失等直接损失。
三、危房强拆未给补偿是否违反法律规定
危房强拆未给补偿一般违反法律规定。
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相关规定,即便房屋是危房需拆除,也应遵循法定程序并给予被征收人合理补偿。合法的征收拆迁,应先补偿、后搬迁。若未给予补偿就强拆,明显违背这一基本原则。
若行政机关以危房名义强拆且未补偿,行政相对人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可申请行政复议,要求复议机关审查强拆行为的合法性与补偿问题;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确认强拆行为违法,并要求行政机关给予合理补偿。
当探讨危房拆应该给点补偿这个问题时,其实背后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关注。除了补偿本身,补偿的方式也十分关键,常见的有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两种。货币补偿能让被拆迁人自由支配资金,而产权置换则可获得新的居住房屋。另外,补偿的标准如何确定也是大家关心的,它通常会结合房屋的面积、地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你是否正面临危房拆的情况,对补偿的方式、标准等存在疑问呢?若有任何关于危房拆补偿的困惑,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人员会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