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产分割协议有哪些是无用约定
财产分割协议中,处分他人财产、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限制人身权利、违背公序良俗的约定可能无效。这些约定会损害他人利益、破坏法律秩序或违背社会基本道德观念。
1.对于处分他人财产情况,在拟定协议前应明确财产归属,确保只涉及双方名下财产,避免涉及他人财产。
2.为防止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不能以不正当目的如逃避债务来分割财产,要遵循公平合理原则。
3.协议不能有限制人身权利内容,尊重双方基本人身自由,不设定限制再婚、生育等条款。
4.约定内容要符合公序良俗,不能带有侮辱性等违背社会公德的条款,以保证协议合法有效。
二、财产分割协议无用约定在法律上如何认定
财产分割协议中的无用约定,通常指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约定,这类约定在法律上会被认定无效。
若约定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逃避法定义务、规避税收等,会因违法而无效。例如,为躲避债务将财产全部分割给一方。违背公序良俗的约定,像以限制人身自由为条件的财产分割,也不具法律效力。若约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合法权益,比如瞒着债权人私自分割共同财产以逃债,同样会被认定无效。
无效约定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不影响协议其他有效部分的效力,其他部分仍应履行。若对协议效力有争议,可通过诉讼由法院依法裁判。
三、财产分割协议哪些约定会被法律判定无效
以下几种财产分割协议约定可能被判定无效:
1.损害他人利益:若协议约定损害了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合法权益,比如为逃避债务将财产全部分割给一方,这类约定无效。因为合法的财产处分不能以牺牲他人权益为代价。
2.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如协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范,像将非法所得进行分割,自然不受法律保护。
3.违背公序良俗:若约定严重违背社会公德和善良风俗,例如以限制一方再婚为条件进行财产分割,该约定会被认定无效。
4.存在欺诈、胁迫情形:一方通过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签订协议,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撤销后协议自始无效。
当探讨分割协议有哪些是无用约定时,除了已了解的常见无用约定情形,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关注。比如,在涉及财产分割协议中,若约定限制一方再婚或生育的条款,这类约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基本人身权利的,应属无效。另外,若协议约定免除一方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即便签了协议,在实际中当抚养方经济困难无法保障孩子正常生活时,另一方仍需承担抚养责任,此约定也不具有实际效力。如果您对分割协议中无用约定的判定、无效约定后的处理等问题存在疑惑,别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法律专家为您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