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非法集资解释是怎样的?

最新修订 | 2024-07-05
浏览10w+
李阳律师
李阳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3050人
专家导读 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ArticleTitle}

非法集资是一个广义、复杂的概念,在刑法中就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包括债券投资、股权投资、推销商品货物、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等,根据不同犯罪主体涉案金额和人数、损失大小等审判的结果也不同,那么,最高法非法集资解释是怎样的呢?

为依法惩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此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第二条 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符合本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

(一)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二)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三)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四)不具有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五)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六)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境外基金、发售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七)不具有销售保险的真实内容,以假冒保险公司、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八)以投资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九)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十)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非法吸收资金的;

(十一)其他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

第三条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0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500人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0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特别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以行为人所吸收的资金全额计算。案发前后已归还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酌情考虑。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主要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及时清退所吸收资金,可以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的,不作为犯罪处理。

第四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三)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四)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七)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八)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应当区分情形进行具体认定。行为人部分非法集资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对该部分非法集资行为所涉集资款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非法集资共同犯罪中部分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他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集资款的共同故意和行为的,对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人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最高法在解释中明确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认定的四个条件和十一种行为,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四种情形和判断为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四种情形;同时,明确了集资诈骗罪的八种可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情形,为具体的案件审理提供了依据。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5.9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94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最高法非法集资解释是怎样的?
一键咨询
  • 162****62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0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4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8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4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3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5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6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2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8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5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2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2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2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4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刑事犯罪辩护·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盐城152****618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78****461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78****590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最高法院非法集资解释是什么?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最高院非法集资的解释是什么
最高院关于非法集资的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法定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21浏览 2024-10-24
集资非法集资
10w+浏览2024-11-30
最高院非法集资的解释是什么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最高院非法集资的解释是什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最高院非法集资的解释有哪些
最高院关于非法集资的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法定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4浏览 2024-10-12
我是一个广东人,最近因为家里面的一些私人原因,所以我想知道一些有关于两高最新高利贷非法集资司法解释的相关信息
[律师回复] 非法集资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非法集资的四大特征:<br/>  <br/>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br/>  <br/>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br/>  <br/>3、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br/>  <br/>4、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投资人(受害人)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br/>以上就是一些有关于两高最新高利贷非法集资司法解释的相关信息
3.6k浏览
集资和非法集资
10w+浏览2024-10-27
最高院关于非法集资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第一条 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最高院非法集资的解释有哪些
最高院关于非法集资的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法定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23浏览 2024-10-05
集资诈骗非法集资
10w+浏览2024-10-08
最高人民法院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相关金融管理部门批准,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投资份额、提供财产管理服务等方式,向社会公众(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损害了公众利益,因此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非法集资可能构成的犯罪主要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若是对最高人民法院非法集资有疑问的,参考下文。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非法集资最新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非法集资的最新司法解释规定,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合法审批,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向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且数额较大,将构成非法集资罪。
10浏览 2024-04-13
非法集资集资诈骗
10w+浏览2024-10-14
最高院非法集资司法解释具体内容是什么?
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非法集资最高判几年
29浏览 2024-12-07
非法集资 集资诈骗
10w+浏览2024-10-17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最高法非法集资解释是怎样的?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连云港181****5140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盐城134****632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2****4726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