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走别人遗忘物算偷吗?

最新修订 | 2024-07-19
浏览10w+
胡博律师
胡博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4736人
专家导读 拿走遗忘物不算偷,如果当事人找到拿走遗忘物的人索要而不给的,意图占为己有的,涉及数额较大的,涉嫌侵占罪。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拿走别人遗忘物算偷吗?

我们知道,偷盗是一种违法行为,若不加以处罚,则会导致其他民事主体的权益受到侵害,所以偷盗是会受到法律的处罚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会拿走他人暂时遗忘的东西,那么,拿走别人遗忘物算偷吗?如果算是偷盗,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呢?

一、拿走遗忘物算不算盗窃

拿走遗忘物不算偷,如果当事人找到拿走遗忘物的人索要而不给的,意图占为己有的,涉及数额较大的,涉嫌侵占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二、侵占罪和盗窃罪的区别

侵占罪和盗窃罪都以他人财物为对象,都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主观上都是故意,并都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但是,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1、犯罪故意的内容和产生的时间不同。前者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以非暴力的手段非法占有自己业已持有的他人财物,且犯罪故意只能产生于持有他人财物之后;后者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以不为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知道的秘密方法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且犯罪故意只能产生于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之前。

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前者的手段既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开的或半公开的;而后者的手段只能是秘密的手段。

3、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只能是行为人在犯罪前已经持有的他人财物;而后者的对象则只能是行为人在犯罪前并不持有的他人财物。其中犯罪对象方面的差异应是区分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关键的因素;

4、是否退还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前者必须是拒不退还或交出他人财物的,才构成犯罪,而后者即使窃取他人财物之后又主动退还的,也已构成犯罪,主动退赃行为只能作为一个酌定量刑情节来考虑。

故而此时不能算是偷盗,但是,若行为人拿走的是金钱,那么久属于偷,此时若财产受到侵害的主体报警,那么偷盗者是会受到司法的惩罚的,相应的,若当事人不予追究,那么,将不会受到处罚。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2k字,预估阅读时间11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70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拿走别人遗忘物算偷吗?
一键咨询
  •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7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4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2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3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6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0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1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6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4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3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1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1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7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4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3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债务债权·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沭阳177****181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8****306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34****447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拿走遗忘物算不算盗窃?
不算盗窃,但如果财物价值较大(立案标准司法解释为1万元,有的地方规定立案标准为5000元),经催要拒不交还的的,涉嫌侵占罪。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拿走遗忘物算不算盗窃
某人取走他人遗忘物品,若未触犯盗窃或侵占罪的其他要素,则一般不被视为盗窃。 但根据中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指的是负有保管责任的人将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并拒绝归还。 若取物者在物主或持有者要求归还时拒绝,且金额达到法定标准,则可能面临侵占罪的定责。 因此,这一行为虽不总是盗窃,但具体是否构成侵占罪需根据个案情况判断。
42浏览 2024-09-22
拿走遗忘物算不算盗窃
拾得他人遗失物品,若未涉及盗窃或侵占罪的其他要素,通常不被视为盗窃。 依据《刑法》规定,侵占罪是指擅自将代管、遗忘或隐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归还的行为。 拾得者若在被要求归还后拒绝,且金额较大,可能构成侵占罪。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拿走遗忘物算不算盗窃
拾得他人遗失物品,若未涉及盗窃或侵占罪的其他要素,通常不被视为盗窃。依据《刑法》规定,侵占罪是指擅自将代管、遗忘或隐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归还的行为。拾得者若在被要求归还后拒绝,且金额较大,可能构成侵占罪。
17浏览 2024-10-20
盗窃遗忘物,他人可以拿走吗?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拿走别人的遗忘物盗窃罪是否成立 并不是行为人遗忘了东西,该被遗忘的东西就成为了遗忘物。遗忘分为长时间遗忘和短期性遗忘,暂时性的遗忘,若时间短,距离近,人和物的距离较近,此时别人拿走遗忘的东西则仍然属于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侵占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合法持有的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 虽然盗窃罪和侵占罪同属侵财型犯罪,行为人主观上都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且采取的犯罪手段均可用秘密的方式,侵害的对象是本人无所有权的公私财物。但两罪犯罪故意产生的状态截然不同,侵占罪中行为人的犯意是产生在已合法持有他人财产的状态下,其目的是将已合法持有的财产非法据为己有,而盗窃罪中行为人犯罪故意产生时该财产还处于他人的有效控制下,其目的是要通过秘密的手段将他人有效控制的财产据为己有。 可见,侵占罪的本质特征是行为人将处于自身控制之下的他人财物据为己有,拒不退还所有人。而盗窃罪的本质特征是行为人在所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采取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也即侵占罪与盗窃罪的本质区别在于持有人是将他人财物“变合法持有为非法所有”。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的行为。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一般为动产,但不动产的可动部分如房屋的门窗、土地上生长的树木也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盗窃罪的对象一般是有形的物品,但某些无形的、缺少有体性而有经济价值的东西,如电力、煤气、天然气、重要技术成果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 (二)本罪的客体方面,一般表现为以秘密窃取的方法,将公私财物转移到自己的控制之下,并非法占有的行为。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用自认为不使他人发觉的方法占有他人财物。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是意图秘密窃取,即使客观上已被他人发觉或者注意,也不影响盗窃性质的认定。秘密窃取,可以是被害人不在场时实施,也可以是物主在场时乘其不备实施。 (三)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他人或者单位所有或持有的财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窃取财物的行为。误认他人的财物为自己的财物而取走,因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构成盗窃罪。
494浏览
拿走遗忘物与盗窃的区别
1、犯罪故意的内容和产生的时间不同。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3、犯罪对象不同。4、是否退还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拿走暂时遗忘物不算盗窃,如果当事人找到拿走钱包的人不给,数额较大超过5000元以上的,涉嫌侵占罪。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拿走遗忘物算不算盗窃
关于遗失物拾取是否构成盗窃的问题,虽然通常不被视为盗窃,但可能构成侵占罪。根据我国《刑法》,未经授权或同意,擅自取用他人委托保管的物品或恶意取得、控制他人遗留物品,且达到一定数额并拒绝归还,均属侵占罪。因此,擅自取用遗失物并拒不归还可能触犯侵占罪。
3浏览 2024-09-15
将遗忘物拿走怎么定性是否会被定罪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由于侵占遗失物,实质上就是将基于无因治理而据有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行为,可认为刑法第270条第1款划定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所包括。不外,绝管我们以为将遗失物理解为是在形式上是不同于遗忘物的财物并可认为刑法第270条第1款中划定的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所包括,这并不表明我们赞同立法者对遗失物和遗忘物所采用的目前这种分两款划定的立法模式。由于从本质上讲,无论是遗失物仍是遗忘物,都是财物的所有人或据有人因为主观上的疏忽大意而丢失的财物,两者具有相同性,而且在实践中对毕竟是遗失物仍是遗忘物,司法职员去去从财物的存在状态上不易判定,尚需根据原财物所有人或据有人的陈述来认定,那么这样就存在着一个题目,即对于司法职员认定为构成了侵占罪的侵占遗失物或遗忘物的行为毕竟是依据刑法第270条第1款的划定仍是依据刑法第270条第2款的划定对行为人定罪判刑的,其抉择权并不是司法职员,而是财物的所有人或据有人,这样的话,无疑是很不严厉的。因此今后在修改刑法时,对此题目应该予以妥善的解决。假如出于非法据有的目的拿走遗失物,其主观上非法据有失主财物的目的已经非常显著,客观上也具备了拒不退还的行为要件,其行为已经完全具备了刑法第270条第1款划定的侵占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应以侵占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将遗忘物拿走如何定性,根据刑法的相关划定侵占遗忘物是会被定会侵占罪的,假如涉及到数额较大的情况,失主可以通过有关部分来追查遗失物,一旦警察涉进,被追查到一定会受到法律严肃的制裁。
320浏览
公共场所拿走遗忘物算盗窃吗
不算盗窃,但如果财物价值较大(立案标准司法解释为1万元,有的地方规定立案标准为5000元),经催要拒不交还的的,涉嫌侵占罪。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拿走遗忘物算不算盗窃
不算盗窃,通常拿走他人遗忘物属于侵占罪。根据《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侵占罪。
1浏览 2025-01-26
拿走别人遗忘物盗窃罪,是否构成犯罪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并不是行为人遗忘了东西,该被遗忘的东西就成为了遗忘物。遗忘分为长时间遗忘和短期性遗忘,暂时性的遗忘,若时间短,距离近,人和物的距离较近,此时别人拿走遗忘的东西则仍然属于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侵占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合法持有的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 虽然盗窃罪和侵占罪同属侵财型犯罪,行为人主观上都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且采取的犯罪手段均可用秘密的方式,侵害的对象是本人无所有权的公私财物。但两罪犯罪故意产生的状态截然不同,侵占罪中行为人的犯意是产生在已合法持有他人财产的状态下,其目的是将已合法持有的财产非法据为己有,而盗窃罪中行为人犯罪故意产生时该财产还处于他人的有效控制下,其目的是要通过秘密的手段将他人有效控制的财产据为己有。 可见,侵占罪的本质特征是行为人将处于自身控制之下的他人财物据为己有,拒不退还所有人。而盗窃罪的本质特征是行为人在所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采取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也即侵占罪与盗窃罪的本质区别在于持有人是将他人财物“变合法持有为非法所有”。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的行为。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一般为动产,但不动产的可动部分如房屋的门窗、土地上生长的树木也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盗窃罪的对象一般是有形的物品,但某些无形的、缺少有体性而有经济价值的东西,如电力、煤气、天然气、重要技术成果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 (二)本罪的客体方面,一般表现为以秘密窃取的方法,将公私财物转移到自己的控制之下,并非法占有的行为。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用自认为不使他人发觉的方法占有他人财物。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是意图秘密窃取,即使客观上已被他人发觉或者注意,也不影响盗窃性质的认定。秘密窃取,可以是被害人不在场时实施,也可以是物主在场时乘其不备实施。 (三)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他人或者单位所有或持有的财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窃取财物的行为。误认他人的财物为自己的财物而取走,因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构成盗窃罪。
473浏览
拿走遗忘物是盗窃吗,有哪些规定?
拿走暂时遗忘物不算盗窃,但如果财物价值较大(立案标准司法解释为1万元,有的地方规定立案标准为5000元),经催要拒不交还的的,涉嫌侵占罪。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拿走遗忘物属于什么行为
若遗失物品被他人非法占据并视为主权控制,即构成犯罪。法律部门通知追讨后,若仍拒绝归还,则涉嫌侵占罪。侵占罪指非法占有他人监管或保管的财产,且数额较大,明知故犯,拒绝归还。 同时,侵占他人遗忘物或埋藏物,未经许可非法占为己有,也属侵占罪。
47浏览 2024-09-30
盗窃罪中,拿走别人的遗忘物是否构成犯罪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拿走别人的遗忘物盗窃罪是否成立 并不是行为人遗忘了东西,该被遗忘的东西就成为了遗忘物。遗忘分为长时间遗忘和短期性遗忘,暂时性的遗忘,若时间短,距离近,人和物的距离较近,此时别人拿走遗忘的东西则仍然属于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侵占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合法持有的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 虽然盗窃罪和侵占罪同属侵财型犯罪,行为人主观上都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且采取的犯罪手段均可用秘密的方式,侵害的对象是本人无所有权的公私财物。但两罪犯罪故意产生的状态截然不同,侵占罪中行为人的犯意是产生在已合法持有他人财产的状态下,其目的是将已合法持有的财产非法据为己有,而盗窃罪中行为人犯罪故意产生时该财产还处于他人的有效控制下,其目的是要通过秘密的手段将他人有效控制的财产据为己有。 可见,侵占罪的本质特征是行为人将处于自身控制之下的他人财物据为己有,拒不退还所有人。而盗窃罪的本质特征是行为人在所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采取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也即侵占罪与盗窃罪的本质区别在于持有人是将他人财物“变合法持有为非法所有”。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的行为。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一般为动产,但不动产的可动部分如房屋的门窗、土地上生长的树木也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盗窃罪的对象一般是有形的物品,但某些无形的、缺少有体性而有经济价值的东西,如电力、煤气、天然气、重要技术成果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 (二)本罪的客体方面,一般表现为以秘密窃取的方法,将公私财物转移到自己的控制之下,并非法占有的行为。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用自认为不使他人发觉的方法占有他人财物。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是意图秘密窃取,即使客观上已被他人发觉或者注意,也不影响盗窃性质的认定。秘密窃取,可以是被害人不在场时实施,也可以是物主在场时乘其不备实施。 (三)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他人或者单位所有或持有的财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窃取财物的行为。误认他人的财物为自己的财物而取走,因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构成盗窃罪。
466浏览
律图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债权 > 拿走别人遗忘物算偷吗?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南通180****8163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34****467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2****8948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