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斗殴失手杀人要判多少年?

最新修订 | 2024-07-13
浏览10w+
李兵律师
李兵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3206人
专家导读 已经离职的,原公司就不会继续交社保了,原单位会去社保局办理减员手续,这样社保就自动封停。但是辞职后的社保是可以办理转移、转出的。如果辞职后马上找到新的单位工作的话,可以办理转移手续,由新单位续保,这样的话,续保费用也是由新单位承担。
双方斗殴失手杀人要判多少年?
双方斗殴失手杀人要判多少年?

斗殴通常都需要有两方或者更多的人参与才能形成严重的社会事件,而在混乱的打架现场经常会因为情绪激动而没有控制好打人的力度造成失手将他人致死的情况,法律也明确了剥夺别人生命的严重后果。那么,双方斗殴失手杀人要判多少年?

一、双方斗殴失手杀人要判多少年?

对于这个事实应该认定行为人属于过失到人死亡还是故意使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由于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造成人员死亡、间接故意杀人比较相似,容易混淆,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应注意区分,正确认定。 此案是与朋友相互争吵相信不是故意的将其杀死,排除了故意,那么是过失到人死亡还是间接的故意呢?

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如行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为预防措施,以及客观条件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轻信他人死亡的结果不会发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最终发生。

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

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相似点在于:两者都发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在实际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向故意杀人行为转化的问题

1、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客观上被害人已经达到无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为人误认为只造成了重伤,为逃避罪责而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过失行为而负有紧急抢救的义务,如果及时进行抢救,虽然被害人仍然死亡,行为人的行为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而行为人故意逃避抢救义务,主观上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因此,行为人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均发生了由过失致人死亡罪向间接故意杀人罪的转化,应以间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2、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已经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其自己只认为被害人受了重伤并因怕被害人事后揭露其罪行,而故意实施杀害已经死亡的被害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对象认识错误,不影响其后面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构成,应对其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签于事实,你觉得分析一下行为属于那种犯罪事实,或是有证据证明其行为属于那种罪行。根据以下规定找出与其相附合的判刑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于斗殴的混乱情形而引发的失手杀人情节需要结合实际来判定杀人者是否存在心理上的恶性故意,法官会根据提供的材料对事实进行重新认定,小编建议委托专业的辩护律师代为收集材料证据。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7k字,预估阅读时间13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19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双方斗殴失手杀人要判多少年?
一键咨询
  • 155****25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2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7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4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5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6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5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5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2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7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4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5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6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5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6****45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7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0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6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5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1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7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6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5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7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0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6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5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1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7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6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治安管理·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淮安178****867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0****278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34****272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78****867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0****278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34****272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78****867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0****278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34****272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斗殴失手杀人自首怎么判罚?
斗殴失手杀人自首构成了过失杀人罪的自首情节,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我国法律上是过失杀人罪的判罚是非常明确的,但存在自首的情节下,需要对照犯罪事实既遂的标准进行从轻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打架斗殴双方都动手了
10w+浏览2023-09-22
打架斗殴双方都动手了
10w+浏览2024-03-03
打架斗殴双方都动手了
10w+浏览2024-02-18
你好,我的朋友他对象前几天喝酒跟人打架被抓了,死者要起诉他们,她想知道对于打架斗殴失手杀人判几年,谢谢。
[律师回复] 失手杀人判几年<br/>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br/>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br/>怎么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br/>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分别是:<br/>1、主观要件<br/>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主观认识上的要求。<br/>2、主体要件<br/>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br/>首先,无论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客观行为,还是社会危害性上看,本罪均不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br/>其次,对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的预见,要求行为人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知识水平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能力、对自身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的认识,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他们是限制行为能力(含责任能力)人,因此,法律上不要求他们对过失行为负刑事责任。<br/>3、客观要件<br/>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索;<br/>(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br/>(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本罪属结果犯,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可以分为作为的过失致人亡行为和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两种情况。<br/>(3)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br/>4、客体要件<br/>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受刑法打击。<br/>杀人一定会处死刑吗?<br/>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回答,应该分情况对待。杀人这一行为,根据主观方面可以分为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br/>1、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从上述规定可以知道,即便是故意杀人,也不一定要判死刑,也有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可能判处3至10年的有期徒刑。<br/>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工作座谈会纪要,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的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br/>总之,故意杀人罪的判决也应根据实际案情,通盘考虑,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br/>2、过失杀人,在法律上称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33条之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由此来看,过失杀人的时候,最高刑不超过7年。所以如果<br/>最后法院认定杀人行为是过失行为,则一定不会被判死刑。
663浏览
聚众斗殴双方没有动手
10w+浏览2024-11-16
聚众斗殴双方都没动手
10w+浏览2024-10-08
律图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治安管理 > 双方斗殴失手杀人要判多少年?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宿迁181****2728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南通152****164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1****8744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宿迁181****2728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南通152****164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1****8744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宿迁181****2728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南通152****164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1****8744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

请向右滑动验证
法律风险自测隐私保护
00